不管你多有钱-跟这几种人吃饭-别主动买单
五代十国时期,临安的钱镠,经过多年的打拼,从小混混变成了吴越国的国王。
为了感激父老乡亲,加上显摆一番,他衣锦还乡。
随行的队伍,看不到头,设下的酒宴上百桌,路边的树都披上了锦带。
他的父亲见状,说:“我家世代以田渔过活,从未出过如此显贵之人。”
钱镠感激父亲的教诲,从此小心谨慎,力求保住基业。
有多少人,在发财之后,想方设法出风头?在任何聚会上,都高谈阔论,都主动做东,让大家感受到什么叫财气,什么是大方。
认真想来,你太大方了,吃饭的人不会觉得你好,反而是理所当然;生活太热闹了,小人就混进来了,防不胜防。正所谓,枪打出头鸟。
遇到以下几种人的饭局,你只吃饭,不主动买单。
同学、同事聚会,说好了AA制,你别大包大揽。
在电视剧《张卫国的夏天》里,张卫国应邀参加同学聚会,大家都混得有头有脸了,唯独他还在某剧组做普工,骑着自行车参会。
吃得差不多了,个个都拿出手机,做出要买单的样子,但是迟迟不见行动。
张卫国主动到前台买单,然后等大家按照AA制的方法,转钱给他。
这时候,林宏年站出来,不让张卫国买单。
在聚会的时候,若是大家没有面对面把钱的事情搞清楚,等饭局散了,各奔东西了,谁还记得转钱呢?
到头来,主动买单的人,有点冤大头。一顿饭钱,你也不好意思向同学们讨要,再说了,也许同学之间的感情,都是互相忽悠了,都很少联系了。
同事聚会,也是如此,人多势众,喝酒很有态度,但是买单就会支支吾吾了。
最可悲的是,有的人会找借口,提前离开,谁最后离开,谁买单。
最生气的是,你全部买单之后,还有人不领情,认为你是“故意大方”,贬损那些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同学同事,小看了穷人的骨气。
既然是聚会,那就按照聚会的规矩来,你只要承担自己这一份开支就可以了,至于别人如何处理,爱莫能助。
是聚会之前凑钱,还是聚会之后平摊,都要按照约定的方法来做,你不要去追问,更不要把自己当成领头人。
在人群里,保持低调,这是给周围的人面子,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友善。
被你帮助的人请吃饭,你不买单,给对方感恩的机会。
当你有钱了,求你帮忙的人也会多起来。偶尔也会有人来找你借钱。
你有能力帮助大家,这是一份人情,而不是一份“义务”。
被帮助的人多了,用请吃饭的形式来感激你的人,总是会有那么几个。
我的三舅舅,很长一段时间在乡里做农技工作,帮助一些老乡解决种地中遇到的困难。
有一个种西瓜的老乡,借着赶集的机会,拉着三舅舅到小饭馆吃盒饭,外加一瓶从家里带来的烧酒。
前前后后只花了五十元,但是三舅舅乐于接受,也没有买单。
很多时候,报恩、施舍、接受回报,三者是一样可贵的。
请记住,人情需要互动,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互动交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不是物质层面的交换。
你有钱,还会帮人,这是好事,但是你要把好事做到更好,给别人有机会还人情。
和朋友的朋友吃饭,饭局和你无关,要保持冷淡。
有一个词语叫“越俎代庖”。
也就是说,本来不关你的事情,可是你硬要插一手,导致对方很难堪,甚至会很愤怒。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遇到你不熟悉的人,你怎么能够充老大呢?也许在座的人,都比你更有钱。
混的饭局多了,你也会被亲戚朋友拉着去参加饭局,作为“陪同人员”。
但凡陪客吃饭,你就保持适度热情,就像服务员一样。和大家推杯换盏,也是“借花献佛”的关系。
饭局散了,该谁买单就谁买单,哪怕几个组织饭局的人吵闹起来,也和你关系不大。
若是你主动买单了,会让饭局里的人觉得“怪怪的”,反而不愿意和你交往了。
比你更有钱的人、主持饭局的人,会觉得你弄丢了他们的面子。
一顿饭,拿起来千金,放下来二两,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价值”。
不管在什么饭局上,买单是一门学问,并不是谁抢着买单,谁就厉害。“抢先一步”往往是情商很低的行为。
当你的钱多得花不完的时候,建议你多请上了年纪的长辈吃饭,多去关心穷苦的孩子,请路边的乞丐吃饭;逢年过节的时候,请亲戚朋友们小聚。
买单不买单,选择对了,关系就顺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相关文章
- 厚利适销-做生意应该-还是-犹太人告诉你答案-薄利多销
- 为何如今却悔恨了-5个要素-现在加装电梯-理想-都很
- 刘强东,又给“衣锦还乡”的老板上了一课!
- 广汽-上汽-长城-比亚迪-长安-五大车企合计负债14150亿元
- 吃饺子收醋钱后续来了!老板:倒醋的菜碟直径8厘米!
- 中信金控近4个月增持约1.5亿股H股-证监会复原召开资讯颁布会;中信证券大举措-关键时辰-A股头条
- 2024年1月,中国银行存款利率表来了:5万块存1年,利息有多少?
- 专家呼吁老百姓:每个家庭应该妥善储备6万现金,你怎么看?
- 出轨、离婚、躺平,家庭文化的沉沦才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敌人
- 不得不防…-因为64年前的教训-为啥故宫到下午5点就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