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过个屁年!-济南楼市
2023年已经远去,跌宕的楼市牵动了无数人的悲喜。
春夏时,它的火热让人们趋之若鹜,却在秋冬,让众人如梦初醒,重归理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对于一向坚韧的济南楼市,这一年也发生着不同以往的质变。
今天腊月初二,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组团爬千佛山的队伍依然浩荡,但是对于济南楼市并没有满心的期待。
年底了,济南楼市没有和往年一样出现阶段性复苏的迹象,反而总销量越来越差。
12月份济南新建商品房住宅网签约为3840套,连续2个月跌破4000套 ,今年2/3月市场高点网签量在8700多套,即使在开发商年终大促优惠拉满的前提下,销量降幅依然很大,同时2023年总网签套数约在6.6万套左右,创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市场一夜回到十年前……
从销量看,楼市确实差,其实更差的是买房者的信心,诸如“房子买了就是赔钱”,“钱不好挣了,不如留在手中”,“钱交上了,房子不一定能拿到”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实,楼市最大的问题还是信心的问题,民众担心的问题解决不了,楼市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真的很难。
2023年新房市场遭遇滑铁卢,二手房市场却异军突起。
1-11月济南全市二手房累计交易5.63万套,全年预估5.9万套,新房累计成交6.62万套,一二手房成交比接近5:5,而21年这个数据是7:3。2023年一二手住宅总成交约12.5万套,比22年甚至还多了1万套,新房比22年少了0.7万套,也就是说这1.7万套的购房需求全部转向了二手房。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济南90%二手房的房子在跌价。从贝壳房地产市场景气指数走势来看,济南12月二手楼市景气指数降至8.9。单个城市景气指数=调涨的次数/调价次数*100,实际就是调价房源中调涨占比,那么剩下的其实就是调价房源中调低的。景气指数20以下反映市场比较低迷,景气指数20-40反映市场平稳,景气指数40以上反映市场较为景气。
那么,从这个指数可以看出,在贝壳系统挂牌的调价房源中只有8.9%的涨价,换言之,剩下的91.1%的都在降价。 锐评曾呼吁过二手房东们不要集体抛售,被三叔四大爷,小七小八一顿忽悠就咔咔降价,就像银行一样即使资金实力再雄厚也怕挤兑,楼市同样也怕挤兑,这样挤兑式销售对房地产生态“百害无一利”,再牛逼的最终把楼市信心推向无底的深渊。
截止目前贝壳二手房挂牌量达到了7.3万套,对比22年同期涨了1万套,涨幅惊人,房子想卖的快只能价格让利。未来房价的不确定走势,给大家也带来了一道较难的选择题,下半年二手房市场也是出现的明显的降温,环比上半年也降了4成左右。
目前,央行已批复总额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8个试点城市购买商品房用作长租房,以推动楼市去库存、提振楼市信心,济南就是8个试点城市中的一个。如果运行得当,这将是一件深度改变济南楼市的大事,有效控制楼市信心坍塌的趋势,真正做到提振楼市信心。 希望二手房东的慌不择路,在2024年不再有了。
年底,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富人的韭菜也不好割了。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要大家知道一个好房子的重要性,此后,大面积改善产品需求量暴涨,核心区改善盘房价也逐渐水涨船高,盛福从1万5涨至2万5,长岭山、贤文从2万涨至3万,龙洞、CBD从3万涨至4万,以前400万总价基本可以随便挑,现在基本无处可挑。但富人的韭菜毕竟占少数,也经不住连年“刨韭菜根”式的疯狂收割。
凤鸣路某盘12月首开115套房源,目前仅网签9套,而且首开后第二天就爆出大量工抵房对外销售,淡市之下开发商和供应商其实都挺难的,房子不好卖就没钱给供应商结账,供应商想结款只能接受开发商的PUA——接受工抵,变相帮开发商卖房,不干就没有活路,真的很难啊。
济南西段店、西客站两改善新盘自首开到现在已半月有余,截止目前仅网签了19套。
CBD北也神奇不再,去化率一路走低,不足3成成为常态,市场凉意确实越来越足,仅有玖玺城一家撑起改善市场的颜面,元旦后第一周就单周实现销售40余套,延续23年销冠风采。
开发商乃至整个行业信誉在面临崩塌
这两天,看到朋友圈的一句话: 在这个交房比烂的时期,能交房就已经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某张马楼盘,锐评现场看过,不能说丝毫没有瑕疵,比如草皮裸露、设计老旧,然而被疯狂夸赞。因为不如这有良心的大有人在,至少比那些大门盖好,房子忘盖的强太多。
同样,某些一线开发商外立面做的好看,施工质量堪忧。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是开发商乃至整个行业信誉的崩塌,同样的需求,近半数被迫转向二手房,至少是眼见为实。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地产暴涨的这些年,地产从业人员的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区域总年薪几千万乃至上亿,营销总年薪几百万到上千万,一个渠道主管、销售主管月薪也能干到十几万,这会给人一种错觉:
所以消费也变的大手大脚起来,一次次上演教科书式装逼炫富。各种豪车开着,豪宅住着,然而潮水褪去了,裸泳者纷纷亮相,头发 愁 白了,信用卡刷爆了,借钱不还成老赖了。
地产人的中年危机同样可怕,裁员,缩编,降薪,打工者们无处遁形,只有等待被裁,未被裁掉的人暗自庆幸躲过一劫,其实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当然,行业内也有幸运儿至今逍遥自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杠杆不要盲目往上加,否则真容易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两年前,郁亮曾提及对行业的基本看法,并归结为16个字: 尊重常识、回归常态、阵痛之后,仍有机会。
只不过行业阵痛的影响可能比预想中要长,作为普通从业者,希望很渺茫了。
相关文章
- 创始人曾宪梓 - 85岁在家乡病逝 - 总共为国捐款12亿港元 - 金利来
- 开了3年新能源车,一算账,发现和燃油车的差距十分明显!
- 坐拥1200套房 - 深圳 - 发家史令人敬佩 - 包租婆 - 每月收租160万
- 中国没覆盖全民族的宗教 - 德国专家一语道破 - 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
- 涉事煤矿为270亿市值公司旗下资产-8人遇难-15人失联!河南平顶山出现煤矿意外
- 姜子牙为何终身不敢踏足-究竟有多恐怖-闻仲打了15年的北海
- 看完开篇第一句就能明白-鲁班书-为何被列为禁书-鲁班是工匠
- 广西14市财政收入最新出炉:百色接近桂林,梧州第7,贺州垫底
- 拒绝拍卖!亢龙太子酒店上演“生死时速”,能否凤凰涅槃重获新生
- 知名家居巨头美凯龙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