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百多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

财经

华为高管魏延政-临终留给儿子12个字-年薪百万-41岁因癌症去世

banth 2024-01-14 财经893
前言,有些人一生顺风顺水,有些人却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41岁就因罕见癌症离世。

前言:

有些人一生顺风顺水,有些人却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

魏延政就是后者。

他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学生,北大双学位毕业,又出国深造;一个业界精英,华为高管,年薪百万。

但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41岁就因罕见癌症离世。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给儿子留下了十二字人生箴言。

这十二字,彰显了一个顽强生命的精神。

北大双学位,出国深造:坚持梦想,不忘兼济家计

魏延政生于山东一个普通家庭,是家中的幼子。

他从小成绩就很优秀,深得父母喜爱。

特别是在哥哥不幸离世后,他成为了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对他爱护备至。

高考在即,魏延政满怀理想填报北大,但父母担心独生子离家太远,不同意。

多亏了老师细心周旋,父母这才勉强同意,魏延政如愿以偿进入北大学习计算机系。

大学期间,魏延政勤奋刻苦,不仅攻读计算机双学位,还主动出去做兼职,赚钱减轻家庭负担。

他白天认真学习,晚上就倒卖电影票赚外快。

魏延政深知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也明白作为家中独苗,自己肩负的责任。

所以他一刻也不敢懈怠。

1998年,两位新加坡高中校长访问北大,魏延政被老师点名担任向导。

这两天的陪同下来,魏延政程序流利的英语和渊博的知识给两位校长留下深刻印象。

两人当即邀请他后来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

但魏延政婉言谢绝了——自己还未毕业,也不想离家太远,父母会担心。

毕业后,魏延政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工作。

他勤奋敬业,很快升为项目经理。

但是,魏延政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有限。

出国深造的梦想在他心头萦绕。

他联系上当年北大访问的两位新加坡校长,重新表明愿望。

两位校长欣然同意,还帮他申请到全额奖学金。

终于,魏延政如愿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

之后,他又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志得意满的他,在出国求学期间,潜心研究,充实提升,同时也积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加入华为,事业达到巅峰:坚守本土,挥洒汗水

多年留学生活,魏延政开始思乡情切。

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越来越吸引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魏延政在英国的中餐馆听到几个人说中文。

仔细一看,居然是华为欧洲区的总经理。

俩人聊起来十分投缘。

总经理得知魏延政的学习经历后,热烈欢迎他加入华为。

一时间,魏延政对回国的渴望压抑不住。

他决定离开英国,回到祖国怀抱。

2009年,魏延政正式加盟华为,被分配到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市场营销部。

开始他确实手忙脚乱,在业务和团队协作上都不太顺手。

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迎难而上,日夜钻研,靠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很快便胜任了这个岗位。

之后不久,魏延政转岗上海分公司,负责无线电子产品。

这更契合了他的专长。

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他在部门里很快受到重用。

最终,魏延政顺利升任公司高管,年薪百万元。

事业有成之时,魏延政也找到了爱情。

他在上海偶遇一位新加坡留学归国的姑娘,两人一拍即合。

2011年,妻子有了4个月身孕,两人正期待着孩子的降生。

这本应是他们人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刻。

谁知,就在这时,命运给了魏延政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他被确诊患上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面临截肢甚至死亡的威胁。

这对年轻的夫妻几乎陷入崩溃,却也不得不坚强面对。

与病魔抗争,生命垂危:守住希望,竭力生存

魏延政在医院得知自己患上“透明细胞肉瘤”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恍惚了。

根据病情,他需要立即截肢,否则癌细胞恐怕会扩散蔓延。

更狠心的是,医生甚至建议可以选择放弃治疗,因为这种疾病预后过于恶劣。

这无疑是对魏延政晴天霹雳的打击。

他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无助。

作为一个即将当父亲的人,魏延政甚至想让妻子打掉孩子。

他明白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不想拖累妻子和孩子。

但妻子却坚决要保住孩子。

“我们会战胜病魔的,你一定会活下来看我们的宝宝长大!”妻子的话语让魏延政重拾信心。

更让他感动的是,岳父也发来信息鼓励他勇敢面对,保重身体。

家人的支持成为了他内心的定海神针。

2012年,在截肢后不久,魏延政就被告知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肺部和骨头,他只剩下六个月的时间了。

医生建议他放弃治疗,但刚当上父亲的他怎能甘心放手!他自拟了一个积极治疗的方案,主动要求医院尝试。

在家人的鼓励支持下,他顽强抗癌一个月见效。

最终,魏延政战胜了绝症宣判,成功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命。

与病魔的殊死搏斗,让他看清了生命的可贵。

华为辞退,家境拮据:宽以待人,百折不挠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魏延政抗癌得以喘息之时,华为突然发来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理由是“身体状况不佳,难以胜任工作”。

遣散费在魏延政持续的癌症治疗面前微不足道,他一下子陷入经济拮据。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原本計划找份工作重新开始,但身体情况实在不允许。

眼看积蓄在融化,魏延政夫妇无计可施。

这时,北大校友得知“计算机系天才”魏延政发病的消息,自发组织了捐款,短短几天就募集了十万元。

但捐款名单一出,魏延政却将款项退回了校友会——他实在过意不去太多朋友为自己承担经济负担。

尽管处境艰难,他没有遗忘要宽以待人这个优秀知识分子应有的基本品质。

遗书12字,鼓励儿子:抚平生命,品读人间

更让他焦虑的是,魏延政没有把癌症的情况告诉年迈的父母。

他知道他们已经因儿子离世伤心欲绝一次,实在不忍再让他们承受这样的打击。

2015年前,魏延政写下了一篇《人生若如几回忆》遗书,表明自己随时都可能离世。

看着4岁大的儿子天真可爱的样子,魏延政更想抓住任何一线生机。

他与病魔顽强抗争五年,终于还是在2016年不敌癌魔离世,年仅41岁。

在他临终之际,这位思维如此清晰的父亲留给儿子的,是简简单单的12个字:

智力,毅力、助力,朋友、眼界,定力。

这12字,概括了他对儿子的殷殷嘱托。

它们彰显了这个生命的不屈、这个灵魂的高洁。

魏延政希望儿子既聪明又坚韧,能结交真诚之士,见多识广,坚定自己。

而他的儿子,的确在父亲遗言中找到前行的力量,成长为懂事优秀的少年,走向光明的未来。

结语:

人生有很多无奈和不公。

但面对逆境,我们仍可以通过自强、自立,选择勇敢地生活,选择宽厚地对他人,在有生的每一天留下爱的闪光。

这就是魏延政生命中12字箴言的精神实质。

而这精神实质,也在每个勇于生存、勇于爱人的灵魂里熠熠生辉。

广告7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