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粉饰的赌徒孙卫东!-每周坐着飞机到拉斯维加斯去过瘾
这几天,孙卫东成为热门话题。
复旦天才少年,物理博士,32篇SCI论文,华尔街程序员,纽约街头流浪汉,几个关键词串起来就是传奇。
在复旦校友会志愿者帮助下,购买衣物,洗热水澡,理发,安排住所,轮流陪护,让孙卫东改头换面,重新燃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他说想早日回到家乡,回到祖国亲人身边。
然而正是想回国的想法,让孙卫东引发巨大争议。张雪峰认为孙卫东不是回国意愿,应该是出国意愿,因为严格意义来说他已不具有中国国籍。
胡锡进则是爱心泛滥,他认为不应该对孙博士指责和嘲讽,别人抛弃了他,但我们却温暖了他,这才是真情。
更重要的是,关于孙卫东流浪沉沦的原因更加清晰, 并非简单一句变故就能搪塞,16年前他染上赌博恶习,每周末坐着飞机到拉斯维加斯去过瘾,这才导致后来的家庭婚姻破裂和事业失败。
到底要不要接纳孙卫东,该如何接纳,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简单之处在于,只要把他当成一个人就可以了,一个剥离美国街头博士流浪汉身份的普通人而已,如果非要掺杂其他难以言说的目的,这件事就复杂了。
看到孙卫东的情况,让人不禁想到大熊猫丫丫。
很长一段时间,大熊猫丫丫瘦骨嶙峋的图片广为传播,网络上充斥着哀嚎愤怒之声,认为它在异国他乡遭到了故意虐待,哭着喊着要把它接回来。
终于,2023年4月27日下午,旅美20年的大熊猫丫丫乘坐专机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当天前去接机的人非常多,有些人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声哭了起来。
关于大熊猫受虐待的新闻每隔几年都会闹上一出,2017年5月30日,针对旅美大熊猫美香和其幼崽贝贝挨饿电击、骨肉分离等传闻,中央电视台专门出来进行辟谣。
爱心是个宝贵的东西,但是被欺骗、被诱导、被操控的爱心则大可不必。
相比万里之外的孙卫东和大熊猫,其实我们身边有更多人、更多弱者值得关注,值得去爱,值得去帮助。
1月5日清晨,四川达州宣汉县城内,一名四个月大的女婴孤独地躺在街头。
孩子身上留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
“此女儿生于2023年8月20日,因家庭变故,无力抚养,将小女儿放于此地,等待有缘人将她抱回抚养成人,我和家人无比感谢!谢谢!”
这名女婴穿着干净利索,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注视着初来四个月的人世间,她似乎什么都懂,看着让人心碎。
现在警察正在想办法找她的父母,律师说父母涉嫌遗弃罪,可是网友们却说,别找亲生父母了,给找个爱她的养父母吧。
人间疾苦,很多事难以想象,不同人、不同家庭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从留下的字条来看,家人将这名女婴放在街头,似乎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最让人揪心之处。
孙卫东与大熊猫都成了网红,值得关注,可以关心,但相比之下,更具情感价值的应该是对以被遗弃街头女婴为代表的困难人群实打实的慈悲与扶持。
大爱无言,大善不争,公共资源毕竟十分有限,滥施或者误施都很可惜。
孙卫东精神正常,身体健康,他只是在流浪,能救流浪汉的只有流浪汉自己。
关于大熊猫受虐待的问题,央视都辟谣了,如果还执迷相信,为此伤心流泪,皱眉生恨,那就由他去吧。
那些陷入困顿的同胞,那些无力挣扎的弱者,那些急难交加的不幸,都需要用爱去温暖和加持。
若心有爱、力有余,就伸出手拉拉身边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