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中心城市 - 掌握未来15年
还是沿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逻辑:基于城市自身独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优势,确立城市定位、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再确定实现的策略和方法,即。
关于伊宁市地理/资源优势,以及过去260余年发展进程在第一部分写过;第二部分就从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开始。
一、伊宁市在未来确定了什么发展目标
1、伊宁市的城市定位是什么
未来伊宁市的主要角色和职能是【建设服务伊犁河谷,强化在全疆和大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根据伊宁市自身的两大优势,伊宁市定位为:
基于地理位置确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门户城市、北疆城市带中心城市;
基于人文/自然确定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疆生态宜居花园城市;
解读: 所谓丝路带的重要门户城市,强调伊宁市的,伊宁市是连接内外各地的重要节点,体现在综合交通的枢纽、商品流通的集散;北疆城市带中心城市,则是强化伊宁市在北疆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
2、伊宁市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解读: 在城市定位的基础上,伊宁市确定了未来发展的两两条线:①是在上,将伊宁市建设成辐射北疆城市经济带的商贸物流基地、新兴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②是在上,将伊宁市打造成宜居城市、文旅康养中心、公共服务中心。
二、伊宁市的具体发展策略是什么?
1、伊宁市的整体空间布局
伊宁市的【三生空间】整体布局在上一篇聊过,本节进一步对三个空间进一步分解, 重点聊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空间。 老方把空间规划图和卫星地图都放在一起,方友们可以结合着看;
2、生态空间
实际上,对于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不仅仅是指的是北山和伊犁河带,还涉及到我们城市生活空间内的湿地公园保护、城市绿地建设,以及农村生产空间的农村生态建设;
伊宁市未来的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类项目分8大类、35项工程,具体如图:
3、农业空间
——农业生产空间部分: 伊宁市的农业生产空间分三类,高效现代农业区、特色农业区、休闲农业区。三个发展空间有各自主要功能,未来将围绕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一体发展,促进伊宁市农业转型升级,分类区域的分布如下:
——农村生活部分: 伊宁市各类村庄56个,未来对这些村庄进行四个方向的引导: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
三、伊宁市的生活(城市)空间如何发展?
1、伊宁市的城市发展空间
伊宁市城市发展空间,亦即我们的生活空间;根据最新规划伊宁市的:北至伊墩高速公路,南至南岸区218过境线,东拓展至花果山路以东2-3公里处,西至伊宁园区新建三桥路往西约1.5公里处;城市发展区域包括市北的潘津镇和两大园区(新天煤化工+苏拉宫)。
伊宁市的空间发展策略为,形成“”的空间结构;
解读: 伊宁市最新的城市发展边界,没有再紧贴市域边界,尤其是伊宁园区和南岸新区,保证了一定的农业农村发展空间。此外,伊宁市外围拓展策略提出了,即伊宁市未来在外延发展的同时,还要对伊宁市中心城区要进行优化,这是本轮规划首次提出来的概念。
2、伊宁市城市发展空间的“六片”
——老城区: 发挥中心区位优势,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发展以教育科研机构院校、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传承文化风貌特色,激发城市活力,打造集商业服务、行政办公、历史文化、旅游、生态宜居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区。 【关键词:商业服务、历史文旅】
——西城区: 也就是边合区,主要包括站前商贸、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文创旅游、生活居住功能,逐步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成集商贸物流、科技研发、企业孵化、生活居住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关键词:商务商贸、现代都市】 ——伊宁园区 :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配套产业园区为主,建设以工业产业、科技研发、商业金融等功能为主导的综合产业园区。 【关键词:产业配套、综合园区】
——城北区: 依托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无污染、有利于改善民生的小微企业园。 ——城东区: 依托现有商贸市场,联合东部伊宁县一体化发展,打造商业+商贸叠加影响、辐射区域的片区中心,建成以科教文创、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主导的宜居新城区。 【关键词:科教文创、商贸服务】 ——南岸新区: 全面融入城区,两岸一体协调发展,建设以运动康养、旅游休闲、文创科技等新经济功能为主,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的生态科技新区。 【关键词:康养休闲、文创科技】
3、伊宁市发展空间布局
伊宁市规划形成了“五区五园”的工业及生产研发产业空间布局。
4、伊宁市发展空间布局
1)文旅休闲产业——“一核一带两轴”
2)商务办公产业——“两核一中心”
3)商贸物流产业——“三园五中心”
5、伊宁市发展空间布局
1) 发展目标
2) 发展策略
3) 全域旅游格局—— 一环三带五区六心
以上涉及到伊宁市产业园、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及后期发展,会有比较多的内容,以后在产业园区、旅游、商贸物流等专题再展开聊。
6、伊宁市发展空间布局
1)伊宁市6大片区内的居住用地空间
伊宁市的居住用地空间划分为28片,老城区依然是居住、生活、工作的主要片区,未来的重点是对老城居住区的改善,逐步更新居住环境;是伊宁市的重点拓展空间;伊宁园区东部居住区偏重于对园区产业工人、科技研发人员提供居住空间。
2)未来对6大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公共服务规划,主要就是增加各片区的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增加,缓解片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紧张局面,尽可能达到均衡状态;
解读: 未来伊宁市6个片区的住宅开发区域,都划定了不可逾越、非常明确的范围,同时对6个片区将分门别类的区引导居民生活所需的医院、学校、养老机构、文体设施,让片区都能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
四、伊宁市发展基础之——强交通规划
1、伊宁市的交通网络发展目标
目标1: 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挥与中亚/欧洲贸易的作用;以构建国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
目标2: 将伊宁建设成为新疆“一圈一带一群”的、两伊两霍一体化发展。完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干线公路和铁路建体系。
2、伊宁市与外界连接的交通规划
1)机场:构建面向中西亚、服务全国的4D航空枢纽
打造 伊宁机场为国际口岸机场 国内干线机场、疆内枢纽机场。规划2035年旅客吞吐量4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万吨;初步选址至图开沙漠,加强伊宁市通往新机场的快速通道建设;注重老机场所在片区搬迁后与周边片区的路网衔接。
2)高铁: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口岸铁路运输枢纽
新建乌鲁木齐-伊宁-霍尔果斯高速铁路,接入兰新高铁,,中欧铁路班列集结中心和国家重要的国际铁路货运口岸。
3)综合:北疆交通运输网络和运输组织重要中心
伊宁市至自治区和伊犁州的主要城市有高铁/城际、普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直达联系。
伊宁市城市内的交通网规划
构建由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骨干路组成的一体化城市干路网络,形成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
具体措施为:加强跨片区道路和组团内部道路建设。完善次干路网络,加密老城内支路系统,,为公共交通及慢行交通高可达提供基础。
另外,为了融合伊犁河两岸的融合发展,在现已建和在建的大桥基础上,另,分别位于二桥与在建三桥之间的两座,伊犁河大桥和四桥之间的一座。
未来,伊宁市将强化公交运能,建设“环射结合”轨道网络及其衔接体系。 近中期采用BRT或全线公交专用道 保证路权的快线公交线培育客流; 远期视客流需求和道路建设条件改造为地铁形式
结合公交客流主要走廊,,远期客流量增长后考虑往周边可克达拉市、察布查尔县以及伊宁县延伸城际线。
限于篇幅,关于伊宁市对外连接路网、城市内部的交通规划,以后细说。
结尾
1、伊宁市最新的规划方案,对城市定位、未来发展目标,基本与上一轮保持一致,体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延续性、严肃性,成为未来城市开发和建设最基本的依据。
2、新一轮规划对城市的拓展空间的“克制”,在有限的地域面积,均衡城市发展空间与农业农村空间;
3、本轮规划将南岸新区统一纳入到全市一张网,与早期南岸新区专项规划相比,南岸新区加密了路网,伊河两岸加强了连接通道,为两岸融合创造了条件;
4、本轮规划进一步优化了伊宁市的路网体系,并首次规划预留远期的三条轨道交通,未来的伊宁市与周边县域将会更加紧密,各县域之间也将得到更广阔的协同发展空间。
5、关于伊宁市最新规划方案的内容就分享完了,老方觉得,这不仅是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窗口,也是一个了解城市的思考框架,以后再看到有什么新建的路桥、住宅开发、文化旅游、学校医等项目,都可以放在这个框架里,也就多一个视角看这些具体的项目,理解这些项目对城市发展有啥意义了。
觉得有点用,可以点赞收藏,也可以分享给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