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省域副中心 - 长沙 - 湖南将打造第二个 - 目标7年GDP超万亿
众所周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如今已经晋升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坐拥24座万亿城市 ,许多东部沿海省份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十分繁荣。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中部地区崛起 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发展目标之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行,的省份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经济腾飞。
湖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人口大省, 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04万 ,自古以来便有着 “鱼米之乡” 的美誉,如今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当中, 2022年GDP为4.8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九名 ,综合实力越发强悍。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不错的发展水平,除了如今国家重点扶持中部地区发展之外,还与湖南省长期实行发展格局有关, 所谓的一主二副格局其实就是指一个省域中心城市——长沙市,以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市和衡阳市。
除此之外,如今的湖南还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各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很早就建立了 长株潭都市圈 ,因此如今湖南是整个中部地区市域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整体发展相对比较均衡,避免了出现像四川省极度依赖成都市的尴尬局面。
纵观湖南省的14个地级行政区,如今总共拥有一座万亿城市,也就是 长沙市 ,还分别拥有3座GDP超过4000亿的城市,分别为 岳阳、常德以及衡阳 ,除此之外,还有4座城市GDP超过了2500亿,整体实力十分强悍。通过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它所打造的“一主二副”发展格局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未来湖南省想要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那么除了继续保持“一主二副”发展格局之外,湖南省还需努力打造第二个“长沙” ,力争像广东(广州深圳)、浙江(杭州宁波)以及山东(青岛济南)那样,坐拥 两大经济引擎 ,从而拉动湖南省经济快速增长。
一、一个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长沙市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都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经济引擎,它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地处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目前长沙坐拥高校58所,独立科研机构97家,两院院士52名,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5个,堪称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凭借着出色的地理优势和重视科研教育,长沙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2022年GDP达到1.4万亿,排名全国第十五名,是长沙市唯一一座万亿城市 ,在中部地区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随着长沙市的经济和科研实力不断提升,长沙市对于人口以及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截止2022年末,长沙市常住总人口为1042.0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超过了500万大关,正式晋升成为特大城市,是我国仅有的9座特大城市之一。
根据长沙市规划显示, 到2035年,长沙市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长江经济带核心增长极,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
按照如今长沙市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沙都将会是整个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最强有力的经济引擎,相信在长沙的带领之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将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市和衡阳市
湖南省近年来之所以能够保持不错的发展速度,除了依靠长沙市的快速崛起之外,也离不开岳阳和衡阳这两座城市的支持, 根据湖南省“十四五”规划显示,湖南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大力度建设这两座。
衡阳作为湖南省经济排名第四的城市, 2022年GDP达到了4089.69亿,同比增长5.2%,展现出了不俗的发展势头 ,如今已经成为了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衡阳之所以能够力压常德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它便利的交通以及出色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衡阳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常住人口为657.74万 ,制造业基础雄厚,堪称湘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湖南省以及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京广、怀邵衡、衡柳这3条高铁在衡阳交汇 ,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而且衡阳市近年来也在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试图摆脱依靠高能耗、资源性行业的不可持续发展旧模式, 如今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有色金属、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8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未来依旧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
相比于衡阳而言,岳阳经济实力更为强劲,在湖南省内是仅次于长沙市的存在, 2022年,岳阳市GDP达到 4710.67亿,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常住人口501.75万 ,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经济和人口大市。
长江、京广铁路、浩吉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 等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市区交织成网,是 湖南唯一有长江干流岸线的城市,因此它也是 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城陵矶港通江达海,除此之外,岳阳还拥有一座机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城市。
便利的交通、不俗的人口规模以及全省第二的经济状况,这些优势都是岳阳市被列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原因所在, 鉴于岳阳市出色的发展潜力,甚至许多人都将其比喻为湖南省的第二个。
湖南省第二个“长沙”:岳阳
虽然岳阳被誉为是湖南省的第二个“长沙”,但目前岳阳市与长沙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过如今的岳阳也是野心勃勃,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着更加远大的目标。
根据《岳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显示, 岳阳市力争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同时巩固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到2035年全市人口达到600万,GDP达到1.2万亿,市区常住人口达到280万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岳阳市将从 改善城市发展格局、升级产业布局、完善交通路网 三大方面入手。
1、打造“一主四副、一轴三带”发展格局
“一主四副” 是指一个中心城市,即岳阳都市区,四个副中心城市,即华容主要发展农业、旅游业,平江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业,湘阴承接长沙制造业转移,汨罗的定位则是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轴三带” 是指京广发展主轴以及常岳九城镇发展带、荆岳长城镇发展带、益岳九发展带,综合提升岳阳城市能级和影响力。
2、改善产业布局
近年来岳阳一直都在努力摆脱依靠高能耗、资源性行业的不可持续发展旧模式,未来岳阳将继续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聚力打造现代石化、食品加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特色旅游等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3、完善交通基础建设
正所谓想致富先修路,虽然如今岳阳已经是整个中部地区交通最发达的省份,但岳阳未来还将继续完善交通基础建设,构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中部地区重要货运航空港,并巩固中部地区高铁客运中心地位。
相信随着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出台,并加上国家以及湖南省的政策扶持,岳阳市有望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最后,你觉得岳阳有机会成为湖南省的第二个“长沙”吗?不妨说说你们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