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一摊主卖水果三斤变两斤 执法部门:反映属实,该流动摊贩已找到,依法启动对其行政处罚30000元的程序
1980年,山西杨大爷拿着2根金条来到银行,说想把金子换成钱!工作人员看了金条后大吃一惊,但表面强装淡定,实际暗地里已经悄悄地报了警。这是怎么回事?1980年,山西某村的杨大爷提着两个布包,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县城里的一家银行。这个已经满头白发的老人脸上洋溢着少有的喜悦,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自己得到的宝贝换成钱。“这是什么?”柜台后的女员工小张看到杨大爷递过来的东西,有些好奇。只见杨大爷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竟然装着两根发亮的金条!小张惊讶地合不拢嘴,金条在灯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她赶紧招呼同事们过来看个明白。几名银行员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对这两根金条的来历充满好奇。“老先生,这两根金条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拿来换钱?”小李好奇地问道。杨大爷腼腆地笑了笑,开始娓娓道来。原来,他是附近一个叫兴隆村的村民,靠着种地为生。前几天,他照常上山去砍柴。谁知道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杨大爷被困在山里,只好暂避雨涝。就在这时,他不慎摔倒在地,然后竟然发现了埋在土里的两根金条!杨大爷兴奋万分,连忙把金条揣进怀里带回了家。他对这意外之财喜出望外,想着可以卖了金条花些钱改善生活。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就赶到县城的银行,想把这两根金条换成钱。听完杨大爷的讲述,几名银行员工面面相觑。这两根金条看起来有些年代久远,也许是古董文物。而且杨大爷对它们的来历也说不清楚,搞不好是盗掘得来的赃物!“同志,我想我们需要先报告公安局,请他们帮忙查证金条的来历,这样我们才能进行兑换。”小李犹豫着对杨大爷说。杨大爷紧张起来,他不解地问:“我说的是实话啊,这有什么问题吗?”就在这时,几名警察赶到了银行将杨大爷带走调查,银行的金条也被警方带去进行鉴定......在警局,杨大爷手足无措,他真诚地向民警叙述了拾金条的经过。民警看着面前这个老实巴交的老人,也不忍苛责他。于是他让手下的警员带杨大爷返回当时拾金的山洞进行现场勘查,看看能不能找出这些金条的真正来源。经过当地文保部门鉴定,这两根金条极有可能是当地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上面模糊可见一些字迹,应该出自明朝。杨大爷也指认出了当初发现金条的山洞位置。为了弄清楚真相,民警决定组织专业考古队对这个山洞进行发掘清理。考古队很快展开了发掘工作。在杨大爷发现金条的山洞内,他们清理出一个塌陷的暗门,通往山腹更深处。随着挖掘的深入,一个古墓渐渐呈现出来!在这个封闭了近500年的墓室里,考古工作者们发掘出了大量随葬文物,其中就有与杨大爷捡到的样式相似的金条、银锭等贵重物品。这证实了金条的来源,为研究当地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在解开古墓与金条之谜后,杨大爷也得到了奖励。县里文保部门根据他主动上交金条与古墓的情况,给了他一千元的现金奖励。对于这个纯朴的老农民来说,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也让他高兴了好一阵子,村里的人都称赞他是“发大财”的。而古墓的发现也让本来默默无闻的杨大爷一时间小小地走红了。村民们听他讲古墓的奇遇,都感叹他运气好。甚至传出他在山上捡宝的故事,不少人也去那座山碰运气,但终究一无所获。这件小小的插曲成了杨家传颂的美谈。杨大爷也享受着来自邻居们的赞扬,感慨人生的神奇与命运的多舛。他决定把奖金好好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那两根让他意外“发财”的金条,也在县里的一家博物馆里静静地展出,成为当地历史的见证。【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