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能登船,为何电车却被限制上船离港,背后原因看懂的人不多
春节结束大批电车想坐轮渡离开海南岛,但很多港口都限制搭载,原因竟是担心电车自燃把渡轮烧了。
为什么海南港口要限制电车通行,这难道不是和国家扶持新能源的意愿相违背吗?
2024年春运返程海南客流激增,国家民航局紧急调客机增加运力,有的游客甚至坐飞机到韩国中转回国。而且如果你是开电车来海南自驾游的,可能也回不去了,据报道有的新能源车主已经排队等了六天,想要搞到一张过海的船票比登天还难。
目前连2月底的新能源车离岛轮渡船票都卖完了,这意味着这批车主离岛甚至还要等上半个多月。
2月底的船票售罄
相比之下,燃油车车主买票渡海就比电车车主轻松多了。
电车使用渡轮,为啥比燃油车多了这么多限制?
之前海南小汽车离岛,车主直接来港口排队买了直接走,但2024年就必须提前购票,而且一个船上规定最多只能装18辆新能源车。
这是因为在2023年12月初,海南交通运输厅对外发了个新能源车运输作业指南,规定 每次航运船上的电车总数不能超过所有车总数的10%,最多也只能装18辆,而且这些车必须在船上指定区域停放。
有网友反映“这个特定区域还是在船尾,方便自燃时直接推到海里”。
其实海南各个港口限制电车登船,其实也情有可原,更不是歧视新能源车。
因为跨海的轮船人流车流密度极高,船内又是封闭场所,再加上海上空气的湿度和盐度对动力电池影响更大,一旦锂电池燃烧起来失控,用水根本就浇不灭,只能等待车子烧完,如果不对电车的数量和停放区域加以限制,恐怕整艘船都没法幸免。
虽然现在电车自燃的可能性很小,但港口也要将风险降到最低,区别对待电车只是基于客观风险因素。
渡船上密密麻麻的车辆
海南一直是先于全国发展和扶持电车的,在去年8月8日发布了新能源车推广的中长期方案,就是为了达成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目标。
目前全国开新能源车最划算的地方就是海南,因为海南高速不收费,但是油价比内地高得多,而且电车动力电池在海南的温热气候下能发挥最大的性能。
种种因素都表明,海南是最应该扶持和发展新能源的地方,也确实做到了,但港口限制电车登船也实属无奈。新能源车和使用场景的冲突,其实是车企和电池企业应该解决的难题,这跟春运高速充电桩不足是一个道理。
海南渡口已经允许最多18辆电车上船,我们来看看其他地方的港口是怎么做的。
大连湾新港关于电车乘船的公告
不仅是海南港口限制电车登船,大连到烟台的轮渡更是直接禁止乘载新能源车,有人说公共运输企业无权拒载,也有人质疑燃说油车难道就不会自燃吗?
从春运暴雪冻雨许多新能源车被拖走,到海南电车离岛难,电车取代燃油车的声音在2024年年初小了很多。
这些情况反映了电车规模的扩大和使用场景间的冲突 ,也就是配套设施跟不上,充电桩跟不上,专门载电车的船跟不上。
所有航线绿牌纯电车,还有绿牌插电混动车都禁止乘船,大连湾新港轮渡客运购票平台的公告也暗含着对电车电池安全性的担忧,大型运输船因为电池起火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
赫格.厦门号起火现场
2020年6月中国厦船重工给挪威礼诺航运公司打造的赫格.厦门号,在美国杰克逊维尔市起火爆炸,船上超2400辆二手车全部烧损,事后经过调查,发现是一辆二手车上的电池引发电路短路。
2022年2月一艘名为“Felicity Age”的汽车运输船在大西洋起火沉没,船上的4000辆汽车无一幸免,事故原因同样也是锂电池着火了。
海上运输最怕的就是火灾、沉船和搁浅。根据安联《2023年安全和航运报告》显示,火灾爆炸引起船舶全损的案例数量排过去十年全损事故的第三,其中电车和电池供电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
最近10年全球运输船火灾案例组成
一颗小小的蓄电池就能烧毁一艘船的货物,更别提电车动力电池这样烧起来都失控的怪物, 海南海峡航运公司的回应也称一旦新能源车着火,灭火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他们严格执行海事局发布的作业指南要求。
目前解决新能源车上船难题,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降低电池运输起火的风险,一个是开发低风险高安全性的动力电池。
现在电车锁车时,整车实际上是没有完全断电的,发动机的电控单元其实还在持续供电,有电能损耗就会产生热量。 一般电车运输除了断掉12伏的低压小电瓶,而且电车动力电池的主继电器也要断开。
海运严禁烟火
国际海运一般是滚装船和集装箱船来运输电车,但都需要控制电池的剩余电量在一定范围下,电车在进船后都要下电处理,所以降低电池起火就需要一套严格的下电执行标准。
不过最终从根本解决电车的,既不是单独给绿牌车开绿灯,也不是在运输时执行严格的标准,而是解决电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难题。
而至今电池续航和安全仍是摆在车主和车企面前的两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