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移民到美国的任何科学技术人才,大概率都是刷盘子的命运
当前移居美国的科技人才,很可能会面临从事低技能工作的命运,因为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这个国家无法提供足够的制造业职位来满足移民人才的就业需求。因此,无论这些人才有多优秀,他们在美国也只能从事诸如洗碗等低技能工作,或者从事其他低端服务业。低端服务业之所以是低端,是因为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很难被高档餐厅雇佣。
在互联网领域,由于缺乏爱国精神和团结精神,高学历华人移民在竞争中无法战胜印度人。有些人总是认为,美国在创新环境和人才重视方面相较于中国具有一定优势。然而,所谓的创新环境并不取决于政治制度,而是取决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规模越大,分工越精细,产业链越完整,就能为各类技术人才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机会。只有当人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时,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
美国曾经经历了几次科技爆发,许多人认为这是由于他们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创新。但实际上,这是制造业发达的必然结果。工业是一切创新的源泉,而制度因素其实是次要的。如今的美国,虽然民主体制比冷战时期更加完善,但登月技术已经失传很久了。因此,美国不仅失去了制造业,还失去了创新环境。
至于人才重视,每个国家都很重视人才,不仅是美国。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足够的条件来重视人才。如果你无法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那么对人才的重视只能停留在主观层面,无法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现在,最重视人才,而且具备这个条件的国家是中国。这也是为什么桂海潮能在中国进入太空,而李硕在美国只能从事低技能工作。美国现在的航天技术已经严重退化,他们怎么把人送上天?至于基础科学,没有工业带来的实践反馈,再优秀的人才和自由的环境也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就。
在意识形态层面,中国显然比美国更加重视人才。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在中国怀才不遇,就得出中国不重视人才的可笑结论。其实,那只是因为你根本不是人才,国家没有必要重视你,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