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百多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

财经

房子已经过剩,为什么还在建,一语道破!

banth 2024-02-19 财经553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房价居高不下、调控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关注房价的走势和房地产的发展前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房价居高不下、调控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关注房价的走势和房地产的发展前景。

然而有一位经济学家却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 中国的房子已经过剩,14亿人可能住不完!

这位经济学家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他又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建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中国的房子为什么过剩?

温铁军在2023年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其中提到了中国房地产供应过剩的问题。

他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9平方米,户均超过1.5套。

而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的报告,中国城镇存量房产多达3.11亿套,而这个数据在1978年只有3100万套。

这意味着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住宅数量增长了9倍之多。

如果按照一套房子居住3个人,3.11套房子就可以容纳9.33亿人,而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也就是全国城镇人口在8亿多人。

可以看出在2018年时中国的住房资源就足以够现在的城镇居民居住,并且还会有剩余。

而房地产行业又经历了3年的时间发展, 目前住房资源过剩的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那么为什么在住房资源已经过剩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还在不断建设新的房屋呢?

除了刚需买房者,大量的房产持有人买房并非为满足居住需求。

而是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未来房产市场怀有信心,出于投资需求购买房屋并短期持有,买房人并非实际住房人。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房产被囤积在少数人手中,造成了住房分配不均的现象。

温铁军指出,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也给经济带来了风险。

他说,“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投资,不仅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而且会造成金融资本的过剩,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温铁军的救市之道是什么?

面对房地产供应过剩的危机,温铁军提出了自己的救市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

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温铁军认为,这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态度和方针。

他说这是保障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也推动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解决住房分配不均的问题。

温铁军建议,要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市场。

为无房或少房的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同时也可以释放部分空置房屋,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

他还建,要加强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改革,通过征收房产税等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抑制投机性需求。

鼓励合理的自住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打造第三资产池,让乡村振兴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温铁军指出过去我们的资产池主要是靠地产,特别是房地产,房地产市场吸纳了大量的银行资金,也造成了金融资本的过剩。

而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收紧的背景下,撤出的资金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投向。

因此他建议,要把目光转向乡村,利用过剩的金融资本,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

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和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供支持,形成资本的闭环运作,打造第三资产池。

他说这样既可以解决金融资本的过剩问题, 又可以促进乡村的发展,实现城乡的协调和共同富裕。

结语

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温铁军的观点和建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以借鉴温铁军的经验,不断创新与改革,共同建设稳定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温铁军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和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广告7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