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百多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

国际

在香港生活一年半-我终于看懂了香港人!

banth 2024-01-14 国际461
但不得不说,北方人的热情好客是公认的,而香港人的,冷漠,,在香港生活了一年半,我才真正看懂,今天必须来好好说道说道。

这句网络热词刷屏社交圈?

从冻梨摆盘到冻梨榨汁、从免费接送到把没订到酒店的南方小土豆往家里带...

家里来客(qiě)了,哈尔滨把家底掏空, 主打一个热情好客、服务周到。

哈尔滨的爆火,不仅让全国各地的文旅局被网友艾特整活儿,也让一直以来被冠以“冷漠”、“歧视”之名的香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不得不说,北方人的热情好客是公认的,而香港人的“冷漠”,在香港生活了一年半,我才真正看懂,今天必须来好好说道说道!

想必不少人都有所听闻很多香港 “问路要收费”、“吃饭要AA”、“不能上门做客” ...诸如此类的传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寸土寸金的香港,人多地少,住房空间不说和哈尔滨,就和隔壁人口大省广东都是不能比的。

空间都比较小,并不是特别方便招待客人;

而且香港人大多都非常注重隐私性,一般情况下不喜欢在家里招呼客人朋友,所以不请自来的上门做客,在香港是非常不可取。

有时候,哪怕是提前提出上门做客请求也会被礼貌回绝,并不是香港人冷漠,而是可能条件真的不允许。

去年2月香港通关后,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向阔别三年的香港,“说普通话被歧视”、“拍照/问路要收费”一度把香港推到风口浪尖,正面言论和真相淹没在各种“黑”里。

不可否认,当时店铺老板确实贴了问路要收费的告示,这种做法也确实不妥当,多少缺了些人情味。

在来香港前,看到铺天盖地的负面言论,我的内心是无比忐忑、惴惴不安的;

然而来香港后,我发现其实香港人大多都是外冷内热的性格,平常热情得不外显,一张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脸,但在你需要的时候,就会不知道从哪里走过来很多人问要不要帮忙。

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会热情说着蹩脚的普通话帮你指路带路,甚至会找来会说普通话的年轻人来帮你,恨不得把你直接送到目的地,然后默默离开。

和东北人热衷抢着买单不同,香港人更偏爱AA,同事、同学、朋友甚至家人之间,只要组局,基本上都避不开AA制。

最初的AA制是All Apart,全部分开的,是真的会菜一半,钱一半。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

很多内地的同学不太熟悉,遇到香港local约定俗成的AA制时,会感到不习惯,很有距离感,甚至误以为自己被排挤在外的感觉,从而有了一种“香港人很冷漠”的既视感。

但相处久了,你会发现AA真的太爽了,大家相处也更简单轻松, 甚至和陌生人坐下来也可以直接A一份菜,彼此分享品尝不同的美食。

随着不同文化和习惯的融入,香港人也普遍会接受更中和一些的“这次你请,那下次就我请”这种非纯A模式!

在香港生活了一年半,对香港这座城市的人和事,从陌生到熟悉,看过很多,也经历了很多,但从未经历过任何不公待遇,反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感受到了香港与众不同的人文温度。

各种场所、活动、展览、交通、食肆...学生/长者优惠、视障残疾人士设置全面,日常独自出行也畅通无阻、各种人文关怀的标语和场所,自由且包容的国际多元化人群和生活...

香港人的温暖,很安静很内敛,沁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也行是听说,又或是初次来港短暂游玩没能体会到香港人的温暖,但 在香港生活一段时间,你才会真正看懂香港人。

广告7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