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一块无主领土-面积比我国还大-日本早已开始布局
文 |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面积广阔的南极,曾被认为是人类无法踏足的禁区。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 各国开始将目光投向这片“无主之地” ,试图获取其中蕴含的丰富资源。
在这场南极“争夺”战中, 一个不容忽视的参与者就是日本, 尽管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但日本早已觊觎这里,甚至还想要
这片广袤的冰雪大陆,是否会成为日本实力崛起的新前哨?
日本视南极为肥肉
不断觊觎
日本对南极洲早有野心,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宣称南极洲的部分地区属于自己,企图进行占有。
但由于《南极条约》的限制, 南极洲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土 ,尽管如此,日本的野心并未消减,反而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扩张在南极的势力。
日本在南极建立的,,名义上是开展科学研究,但日本的真实目的似乎不止于此。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公开发文称, 日本探险队早在1912年就抵达了南极某些地区 ,意在否定其他国家在此地区的合法性,这无疑再次显示出日本对南极的觊觎与占有欲。
南极环境极为恶劣,面积广袤,在还处于无人管制状态时,日本这样的弹丸小国而言,就已经开始 对这块无法抗拒的肥肉垂涎欲滴。
尽管表面上日本政府态度暧昧,但南极无疑是 日本必须争取的战略要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会采取各种方式继续扩张占有南极洲的范围与资源。
除了建立科考站点, 日本还试图通过其他非法手段试图占领南极资源。
日本直接无视国际法,在南极洲进行区域划分和资源开发,日本渔业巨头还曾 多次派出渔船非法进入南极海域捕鱼。
日本船只甚至与保护主义组织发生过多次对峙和冲突,一些日本企业和科研组织也与南极洲上的一些国家进行 非法合作,获取南极资源的特权。
日本对南极的野心并非一朝一夕,日本国内一直存在某种组织,多年来积极宣传日本占领南极的必要性,这些组织可以说是 为日本政府的南极行动提供了极大的民意基础。
日本各大媒体也时常出现占领南极的言论,进一步鼓励公众支持他们的野心。
为什么日本会看上这一块地呢? 只是因为这块地面积大么? 其实不然。
世界上最大的无主领土
南极洲,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比中国国土还要广袤,98%的国土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平均冰层厚度甚至高达1880米。
这里是地球上 最后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 也是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荒芜之地”。
然而,在这片冰天雪地的表面之下,隐藏着无限的机会与财富。
南极洲包括煤、铁、铜、金、银、钻石和石油等,是各国竞相觊觎的资源宝地。
其中尤以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为可观,预计总量可与中东媲美,这些资源一旦开采, 其经济价值将超过我们的想象。
除了矿产资源,南极洲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蕴含着巨大的科研价值。
它是地球 上少数几个没有被无线电波污染的地方之一 ,是进行天文观测和探测的绝佳角落。
同时,南极上空的大气层异常稀薄, 为研究太空科技提供了难得的试验场所。
这一切都在昭示着,未来的南极洲极有可能会成为人类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
然而,商业开发的阴云已经笼罩了这片圣洁的土地,尤其是日本,早在20世纪中叶就开始在南极洲进行矿产勘探, 还多次提出要建立南极科考基地作为据点。
所以为了遏制各国的商业开发,1961年,50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该条约规定南极洲 永远不得进行军事活动,也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
此外,还成立了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负责协调各国在南极的科研活动。
可以说,南极洲被宣布为一个,一个地球村的共同财产。
南极为何如此重要?
南极洲无疑对人类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家研究的宝地,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作为地球上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大陆,南极洲提供了 一个独特的自然实验室 ,让科学家得以开展各种原初而又极具价值的研究。
在600米厚的冰层之下,探测设备发现了绵延1200公里、高达2700米的冰下山脉和湖泊,这些地貌形成于10亿年前,被认为是
通过冰芯钻探, 科学家可以追溯10万年甚至更久远的古气候变迁。
此外,南极干燥稀薄的大气也成为天文学家进行宇宙微波背景观测的绝佳地点。
科学研究方面,南极洲独特的生态系统也吸引着众多生物学家,那些能够在严寒环境下生存的生物种群,以及它们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理机制,都是备受关注的课题。
考古学家也渴望通过 南极冰层中的气候记录, 探索数万年前人类迁徙与文明发展的谜题。
对一些学科而言,南极洲就像 一台永远运行的时光机, 能够展现过去的片段,也预示着未来的可能。
除科研外,南极洲还蕴含巨大的资源潜力,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就达1000亿桶,煤田储量超过5000亿吨,堪称。
虽然目前无法大规模开采,但这仍是极具诱惑力的丰富资源。
未来的人类若能突破技术障碍, 利用好这一“最后的宝藏” ,也许能彻底改变现有的资源供给格局。
在地缘政治层面,南极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 全球贸易和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它可以提供通过非洲和南美洲的新航线,也是监控各大洋航线的要地。
置于此的卫星可掌握南半球乃至全球的信息先机,因此,南极已成为大国角力的新平台,所以许多国家在科研之外,野心作祟,免不得在此展开各种灰色地带操作。
可见,作为最后的荒野,南极洲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探索兴奋,作为资源宝库,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诱惑,而作为战略要地
正因存在这些未知数,南极洲才会成为一个人类共同关注与奋斗的地方,它已超越单纯的地理概念,在不同学科与国家的心中具有多重的重要内涵。
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在南极的布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资源匮乏,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依靠出口资源获得了巨大利润。
然而资源也可能成为国家的负担,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实力来管理自己的资源,那所招致的就是其他国家的觊觎。
因此,在资源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 各国开始把目光投向南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资源。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各国纷纷派出科考团队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以宣示各自在南极的利益。
而我国已经在南极建立了4个科考站,
我国的第5个南极科考站位于恩克斯堡岛,俄媒说这可能 会是全南极最大的科考站 ,占地面积预计达5244平方米,配备有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海洋生物观测设备等。
该站建成后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南极的科研能力,可全方位开展气象、地震、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一些国家却对我国在南极的布局感到极其不满, 声称是我国野心太大了 ,但是我国在南极的所有活动仅为科研之目的,并无军事含义。
而且鉴于南极洲目前没有常住人口, 所谓的“地缘政治竞争”之说也并不成立。
我国在南极的科学研究可是对全人类都有重要贡献,我们也是 一贯奉行南极科研的国际合作精神。
但个别国家出于心理,对中国南极科研活动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此外,我国在南极的布局也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我国的科学家可以利用南极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展各类尖端科学研究,同时, 也增强了中国在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
考虑到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南极资源 有朝一日可能会成为各国争夺焦点 ,所以我国的早期布局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有朝一日终会在科技、经济等领域赶超其他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