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比利时一家人变卖家产来中国-现状如何-在贵州深山当农民
2002年,来自比利时的凯文一家变卖房产、地产,举家搬迁至贵州深山生活。
他们一家人在下司镇承包了一块田产,经营起属于自己的农场,现如今他们在贵州已经生活了21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贵州乡村生活?他们背后有哪些故事?
初到中国印象深刻
出生在比利时的凯文,一家过着十分优越的生活。
在1989年,那个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时期,凯文一家就已经开上汽车、住上豪宅,甚至还有专属农场,闲暇时期还养了两只金毛。
这对当时的中国普通民众来说是梦寐以求的生活,可没想到凯文一家却对此毫不留恋。
原来在2000年,凯文姨妈关注到中国正处于经济复苏的时期,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便经常组织义工前往中国来援助。
而凯文姨妈所到的地区大多是中国的贫困山区,她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中国贵州。
初到贵州的凯文姨妈,被贵州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现状所震惊,她无法想象在世界的某一处竟然还有一群人过着如此惨烈的生活。
回到比利时后,凯文姨妈寝食难安,脑海中经常浮现出贫瘠的大山的画面,无处可倾诉的她找到凯文母亲,开始向妹妹描述着中国贫困山区的惨状和自己内心的不忍。
可凯文母亲听到姐姐说的话却一脸的不可置信,她不认为世界上会有这种地方。
于是凯文姨妈便提议,妹妹和自己一起前往中国证实,凯文母亲欣然答应姐姐的提议。
不久后,凯文姨母就带着凯文母亲来到中国贵州贵阳, 当时的贵阳是中国极度贫困地区,缺衣少食、交通不便,在这里居住着的老老少少几乎被贫瘠的大山阻挡住去处。
凯文母亲刚到这里,便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这里的人和她印象中健康的人不是一个模样,体型干扁、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和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们也都穿着破烂、极其瘦小。
凯文母亲在比利时是一名护士,她接手的病人中都没有如此令人心疼的,于是便不可置信地望向姐姐,姐姐心领神会,拉起她的手往大山深处走去。
姐妹俩去到村里,拜访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在交谈过程中凯文母亲发现,这里的人们受教育程度低、连正常交流都成问题。
之后的几天,凯文母亲跟随凯文姨母的义工队去到贵州凯里、安顺等地,一共待了两个多月,在了解贵州的同时,也为当地人们带去物资和医疗救助。
经过两个月的了解, 凯文母亲发现这里不仅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甚至连基本生活保障都没法达到,更不要提医疗和教育 ,这一情况深深触动凯文的母亲和姨母。
于是当她们得知,自己在比利时一个月的开销能很大程度解决这里的生活问题时,便做出一个决定。
举家搬到贵阳投身公益事业,没想到回到比利时后, 凯文母亲将这个想法提出来,竟得到全家人的肯定。
变卖家产前往中国
凯文父亲是比利时的一名货车司机, 一个月在比利时可以开到2500欧元的工资,换算到人民币就是两万元左右 ,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在贫困山区更是天文数字。
2001年,凯文父亲也跟随着凯文母亲来到贵州,同样呆了两个月,也被这里的贫瘠现状所震撼。
于是夫妻俩回到比利时后,不约而同做出举家搬迁比利时的决定。
做出这个决定后,凯文的父母便卖掉居住的房子,还将家里的汽车也送给别人,父亲还辞掉货车司机的工作,他们的这种行为也遭到凯文爷爷奶奶反对。
不过凯文父母还是冲破重重阻碍来到贵阳, 初来贵阳的凯文一家租了一个两层的老房子,本以为可以马上进行公益事业,可现实的难题又出现在眼前 ,语言不通致使凯文父母无法和当地人正常交流。
凯文母亲之前有学习过一段时间中文,但凯文父亲并没有中文基础。
然而,凯文父亲并不觉得这是一件难事,便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 因此在那段时间的贵阳菜市场,经常能看到一个浓眉大眼的外国人和贵阳本地人在砍价。
初到贵阳的凯文一家也引起当地人注意,不少路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们,甚至上手摸他们的胡子和手,确定这是不是真的外国人,除了外貌不同,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十分令人头疼。
凯文和哥哥被安排到贵阳的幼儿园上课,可地域差距十分明显,两国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因此凯文和哥哥无法适应贵阳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凯文母亲便提议让两个儿子在家自学,还让朋友从美国买书寄回来。
凯文父亲还为两个儿子做了独立的学习桌,就这样凯文和哥哥一直在家自学到18岁。
与此同时,凯文的父母开始积极投身于当地公益事业, 不仅会自掏腰包帮助村民看病,还会为其他省县的贫困地区捐款,带去医疗援助。
居住多年亲如一家
2015年, 凯文的大哥回到比利时生活,凯文和父母依旧留在贵阳 ,并表示会在这里永久定居。
他们说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早已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而且周围的街坊邻居也早已和他们亲如一家。
提到刚入贵阳时的生活,凯文回忆到他们不仅语言不通而且水土不服, 主要是因为贵阳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比利时大不相同,这里的人吃什么都要放辣椒,口味比较重。
但吃惯清淡口的他们,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因此前几年一直吃的都是比利时口味的食物。
不过随着在贵阳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他们逐渐爱上贵阳牛肉粉,并且要在粉里放上满满的辣椒。
而凯文一家当时变卖房产田地的钱,到贵阳不到两年就全部资助完了。
即使这样,凯文一家也没有放弃,凯文曾说自己的父母都是有极高宗教信仰的人,不会因为经济问题,放弃自己的理想。
2007年之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贫困山区的建设,贵阳也变得越来越好。
不仅路修通了就连医疗水平也提高了,教育也开始被重视,贵阳发展好了后,凯文一家也曾在2011年回过比利时探亲。
回到比利时的凯文一家,突然觉得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凯文发现自己没有小伙伴、很无聊,反而十分怀念贵阳的玩伴和美食,于是一家人便重新回到贵阳。
现如今,凯文一家已经在贵阳居住了21年。
2017年,凯文租赁上司镇的一块地,养了很多马和鸡、实现自己做农场主的梦想,之后又在政府的帮助下搬到下司镇,租了一块更合适的地。
干了一辈子农场的父亲也十分支持凯文,父子二人齐心协力,将农场经营的井井有条,不仅养了鸡和马,还养了兔子、野猪和羊等,甚至重新养了一条狗,生活十分幸福。
总结
善良不分国界,凯文一家为了帮助贵阳贫困地区的发展,放弃优越的生活,也得到贵阳人民的尊重。
现如今凯文一家会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日常生活,也得到万千网友的喜爱,也希望他们能继续在中国快乐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