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百多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

国际

一瓶可乐,揭露美国水资源阴谋,中国如何打赢这场水资源之战?

banth 2024-02-19 国际296
一瓶可乐,也能搅动风云,在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轩然大波。愤怒的民众包围可乐工厂,高声呐喊,尽情宣泄着愤怒,墨西哥大地因此沸腾。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一瓶可乐,也能搅动风云,在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轩然大波。

愤怒的民众包围可乐工厂,高声呐喊,尽情宣泄着愤怒,墨西哥大地因此沸腾。而他们的诉求,却看似与可乐公司毫无关系,因为他们所求的只有一样东西:水。

更诡异的是,这场围绕可乐而展开的水资源暗战,竟然不知不觉间,重演于中国的土地之上。一场意想不到的争夺,缓缓拉开序幕……

无声暗战:一瓶可乐的秘密

2018年,墨西哥。

骄阳似火,空气中处处充斥着炎热的气息,恰帕斯州更是异常躁动,民众滔天而来的怒火,几乎要将整座城市掀翻。

缺水,已经如同瘟疫一般,在城中持续蔓延。喝上一口干净的水,竟然成为了当地民众的奢求。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喝不上水的墨西哥人,竟然干脆利落的将矛头对准了可口可乐工厂!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墨西哥与可乐的孽缘,从上世纪90年代便拉开了序幕。简单的商业行为背后,蕴含着美国霸权主义的幽灵身影。

可乐既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也是争夺水资源的利器。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对可口可乐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受关税协议影响,蔗糖、玉米糖浆、古柯叶、咖啡因等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而它们都是可乐的原材料。

这意味着,可口可乐的扩张之旅,正式扬帆起航。而各方面条件都极其合适的墨西哥,毫无疑问成为了美国的首选。

美国之所以选择墨西哥,有多重原因。一来,墨西哥是关税协议范围内的国家,与美国联系密切,二来,墨西哥有着消费可乐的传统。早在1948年,可口可乐便在墨西哥创下了99亿美元的销量。

除此之外,水资源也是左右美国决策的关键因素。说白了,美国以生产可乐为切入点,觊觎起了墨西哥的水资源。

想要生产出可乐,清洁充足的水资源必不可少。但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民生活的最基础保障,地位不言而喻。

因此,在许多国家与地区,想要获取水资源,就要付出不菲的价格。偏偏墨西哥当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白白让美国钻了空子。

可口可乐公司进入墨西哥市场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政府签订协议,保障自身的用水安全。

根据协议,可口可乐工厂可以获得所在地的水资源使用权,墨西哥政府无知无觉,甚至慷慨的给予了价格优惠。

在墨西哥政府看来,这是一桩双赢的买卖。有可口可乐这样的全球大公司进驻墨西哥,必定能带动就业,给墨西哥带来不少好处。

至于水资源,不过是保障企业生产的一环。

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墨西哥政府终于发现,自己天真过头,可谓是大错特错。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犹如平地一声惊雷,炸响国际。顿时,可口可乐公司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报道中表示,墨西哥帕恰斯州的缺水问题,或许与可口可乐公司有着直接关联。

因为按照协议,可口可乐公司每天都可以抽取一定数量的饮用水,用于生产,侵占了当地人的清洁水资源。更过分的是,抽取完毕后,可口可乐公司还可以以极为低廉的价格,继续购买水资源。

可是,当地民众想要喝水,却需要支付高昂的价格。如此本末倒置的不公平现象,难怪让墨西哥人破防。

尽管事后,可口可乐公司第一时间积极回应,并承诺会加大投资,帮助城市推进饮水问题。但是,明眼人明白,可口可乐公司早就占足了便宜,后续的种种举动,不过是惺惺作态的掩饰。

可口可乐公司的背后,站立着美国。他们的种种举动,也展现出了美国水资源战略的真实一面。

——围堵,争抢,掠夺,正是美国水资源战争的本质。

毕竟,美国巧妙设局,利用优势,硬生生用数不尽的水资源,砸出了著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可见,美国始终野心勃勃,妄图将全球水资源收入囊中。

而许多人有所不知,墨西哥的悲剧,差一点也要在中国上演。

回溯过往:资本的如意算盘

对于中国丰富的水资源,美国可谓是虎视眈眈,觊觎已久。

这次,美国不用可乐,但选择了另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东西:资本。美国不光自己掠夺,还要呼朋引伴,叫上自己的小弟。其中,法国是美国最有力的帮手。

西方国家干扰中国用水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收购水厂,注入外国资本。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为了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中国大胆的敞开国门,大量外资企业涌入。

恰逢此时,中国基础设施薄弱,尤其在建设现代化水厂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多重因素叠加,便给了外资可乘之机。

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的成果初步显现,中国更是在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料,美国又趁机做起了文章。

美国表示,中国既然已经加入了世贸,便意味着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能特立独行。尽管这个所谓的规则,完全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中国别无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予外资更多的政策优惠,水资源便是其中最关键的领域之一。

于是,历经多轮设计,外资在中国水资源领域的作用逐渐凸显。

以法国的威立雅集团与苏伊士集团为例,它们迅速在中国拿下了一个接一个水厂。甚至,这些集团一度提出,要将中国的水厂私有化!遭到拒绝后,它们也并不灰心,转而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便是建立中外合营的供水企业。

不仅如此,这些外资企业,还愿意以双标的价格,促成股份转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些企业自然不是慈善组织,而是想要用眼前短期的利益,获得未来更长远的好处,与本土企业争夺水资源话语权。

上海、兰州、海口、天津……外资扩张的脚步时刻不停,巅峰时刻,这些外资企业掌控了全国约30个水务项目。全中国至少有4000万人的饮用水,被外国资本牢牢把控着。

布局完成,在美国的怂恿下,这些外资开始了进一步行动。

一方面,它们不断抬高水价,炒作市场。比如,在外资进驻前,天津的水价原本约为0.68元每吨,后来竟然涨到了惊人的4.9元每吨。

另一方面,外资掌控水厂后,水的质量问题也无法保障,饮用水中多项数值超标,情况惨不忍睹。

这场世纪之初的水资源资本暗战,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直到中国水资源管理产业逐渐完善,一系列恶劣影响才得以消除。

但是,这场水资源之战,依旧没有结束。

美国的挑战,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高悬在中国头顶。

眼见一招不成,美国又心生一计。

中国的国力日渐强盛,已经具备了独立运行水资源体系的能力,至少在短时间内,外国资本难以渗透。 既然如此,美国想到了另一样强有力的武器:政治。

相比于尚且有一定规律可遵循的资本运作,政治完全是强权的游戏。美国决定,利用政治在水资源领域大做文章,给中国泼脏水,扣帽子。

近年来,中国开发与利用水资源的能力可谓是一日千里,取得了质的突破。这种突破体现在,中国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走出国门,展开一系列水资源项目合作。其中,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尤为密切。

这一切,与一条关键的河流有关,湄公河。

湄公河的水资源,关乎柬埔寨、泰国与越南等国的生死存亡,这些国家在经济等领域,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甚至,这几个国家有将近八成以上的人,在从事与水资源有关的工作。因此,中国主动提出,不妨互惠共赢,展开地区合作,一起保护与利用水资源。

不料,这又被美国盯上了。

美国开始大力造谣,试图将水资源利用变成一个政治问题。这样一来,美国就有借口,可以光明正大的介入地区事务,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

美国声称,中国别有用心,利用水资源要挟东南亚国家。甚至还污蔑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合作的终点,就是中国掌控水资源,扼住东南亚命脉。

因此,美国号召东南亚国家,切断与中国的水资源合作,擦亮眼睛。

2010年,湄公河流域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对东南亚国家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荒谬的是,美国竟然将天灾的锅,也扣在了中国头上。美国认为,就是因为中国修建了大坝,改变了气候,因而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威胁。

美国一发声,其他小弟纷纷跟上,多国媒体参与炒作,就连智库也要跟着掺和一脚。他们不断发表“威胁论”,让水资源安全议题,成为了中美在东南亚地区博弈的关键部分。

另外,美国还围绕水力发电大做文章。

美国指出,中国在澜沧江的水电开发,会阻碍湄公河下游国家的农业灌溉与渔业生产,对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可实际上,这本就是一片公共领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各国便态度积极,着手规划了本国的水电开发计划,并不是中国在搞特殊。

与此同时,美国也不忘与东南亚国家套近乎,开展水资源外交活动。伴随着《美国政府全球水战略》的出炉,这场无声的战争,逐渐趋向白热化。

可见,未来中国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还将面临着诸多考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徐博文.离开拉斯维加斯:美国赌城的水资源问题[J].中国科技财富,2015,(第5期).

2、 金点强, 东刚. 可口可乐雄霸墨西哥市场的四个策略[J]. 国际公关, 2023, (1):94-96.

3、 乔丹.中美水资源保护管理对比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第13期).

4、 李志斐.中美博弈背景下的澜湄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第10期).

广告7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