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美国组件已实现本土化 - 港媒 - 中国半导体企业2023年发展强劲
近日,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消息称,中国刻蚀设备巨头中微公司AMEC受益于国内半导体制造厂的强劲需求,预计2023年收入达到62.6亿元,同比增长32.1%。
香港观察人士指出, AMEC在2023年成功替换了80%的美国限制组件,提高了其设备的自主可控性 ,同时在CCP和ICP等核心刻蚀设备上取得了技术突破,获得了国内客户的认可和采用。
AMEC预计其CCP和ICP设备的销售占其总收入的75%,分别在国内市场占有60%和75%的份额,远超过美国竞争对手Lam Research。
美国政策引发半导体行业分裂
2023年1月3日,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报道,美国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强出口管制、提供补贴吸引本土制造等。
这些政策将对全球超过5000亿美元的半导体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分裂。
半导体,又称芯片,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汽车、军事等领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也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战略利益。
美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领导者,一直试图维持其在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同时阻碍中国等竞争对手的发展。
美国的限制措施主要针对中国的两个领域:一是半导体设备,即用于制造芯片的机器;二是半导体材料,即用于制造芯片的原材料。
美国政府认为,这两个领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短板,如果能够切断中国的供应链,就能够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
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主要是通过修改《出口管理条例》(EAR)的方式,将中国的一些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要求美国及其盟友的企业在向这些企业出口受限制的产品或技术时,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这些企业包括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华为(Huawei)、中国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公司长电科技(JCET)等。
美国的补贴政策,主要是通过通过《创新与竞争法案》(USICA)的方式,向美国本土的半导体企业提供高达52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增加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以及吸引全球的人才和投资。
这一法案旨在应对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大力扶持,以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紧张局势。
美国的这些政策,无疑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也激发了中国半导体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的动力。
在美国的打压下,中国半导体企业并未气馁,反而加快了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的步伐。
中国半导体巨头实现自主创新
以中微公司(AMEC)为例,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刻蚀设备制造商,2023年的营收预计达到62.6亿元人民币(8.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
该公司还表示,2023年的新订单额为8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
刻蚀设备是半导体代工厂使用的最重要的加工设备之一,也是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拥有较强实力的领域,除了AMEC之外,还有国家支持的诺华科技集团等企业。
AMEC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尹志尧曾表示,该公司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以替换受美国限制的外国零部件。
他预计,到2023年底,AMEC使用的美国零部件将从80%降至20%,到2024年将实现100%的国产替代。
AMEC的成功策略也得到了国内其他半导体企业的效仿。
在美国自2022年10月开始加强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的限制后,国内晶圆代工厂加速了对国产设备的采用。
AMEC预计,其核心刻蚀设备,包括电容耦合等离子体(CCP)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将占其2023年总营收的75%,达到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50%。
AMEC在刻蚀设备方面的技术突破,也得到了国内客户的认可和采用。
AMEC表示,其在国内市场的CCP设备份额有望在近期达到60%,从2022年10月的24%大幅提升。
而其在ICP设备方面的份额也将从几乎为零攀升至75%,原先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Lam Research的国内销售额则大幅下滑。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前景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国内的经济和科技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和竞争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美国的打压下,中国半导体企业将如何应对挑战,实现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23年的半导体消费额预计达到2030亿美元,占全球的36%。
而中国的半导体生产额则预计达到1200亿美元,占全球的21%。这意味着中国的半导体自给率仍然较低,需要进口大量的半导体产品,尤其是高端的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
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半导体自给率达到70%,到2030年,实现半导体的全面自主可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同时鼓励国内的半导体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扩大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将给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和竞争格局带来变化。
一方面,中国半导体企业将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半导体强国展开更激烈的竞争,争夺全球的市场和客户。
另一方面,中国半导体企业也将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半导体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的半导体需求和挑战。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也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我们期待看到中国半导体企业能够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