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百多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

科技

三峡水位降至145米,舍弃大量发电效益后,真正的价值才体现出来

banth 2024-01-17 科技1032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所提供的发电效益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三峡却突然要将水位降至145米,降低水位的同时,发电效益也将大打折扣。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普朗鸣

编辑 |普朗鸣

前言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 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所提供的发电效益在世界上数一数二。

三峡却突然要将 水位降至145米 ,降低水位的同时, 发电效益也将大打折扣

那么,到底是多大的价值,才能盖过三峡发电效益带来的巨大损失呢?

水位线下降的原因

三峡大坝建立在长江中上游流域,位于中国湖北省夷陵区。

三峡水库拥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相当于300个西湖的水量 ,三峡水库正常储水量为175米,防洪限制水量为145米。

因为长江流域夏季雨水丰富,降雨量巨大,所以每年的6、7月份三峡的水位都会 开始进行下降,就是为了减少发生洪灾的可能。

但三峡大坝的发电量是和三峡水库的蓄水量所关联的,随着水位的降低, 对应的发电量也开始骤减。

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45米时,只能够 保持大坝正常的发电功能

如果水库中的水位 低于145米时 ,不但会影响到三峡大坝的正常发电功能,还有可能会导致长江上游地区用水量出现不足和短暂停电的后果。

每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量十分丰富, 水量越多发电效益越高 ,三峡大坝的发电效益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一年大概在八百多亿。

那么,水库降水位等于放掉这些经济收益,真的值得吗?

三峡工程的主要任务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每年平均的发电量在 882亿千瓦时

它每天的发电量占全国的三十分之一,输送到 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 ,电力覆盖中国6亿人口,是中国电网的主要电源。

截至到2022年8月底,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经达到 15634亿千瓦时 ,相当于北京市10.5年的用电量,足够全国用电60天。

三峡水电站所提供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发电带来的效益收入是三峡工程的。

而三峡工程最开始 建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发电 ,而是为了 防洪 ,保障长江流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是洪水,因为它的波及范围最广, 持续时间最长

长江中下游洪灾泛滥的原因是因为,上游巨大的水量 超过了中下游的承受范围 ,所以洪水泛滥成灾。

2010年的暴雨洪灾,就导致死亡26人、失踪30人, 898万人受灾 ,农作物受灾 37.8千公顷

洪灾所造成经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可以看出洪灾带来的后果多么的恐怖。

而三峡水库拥有巨大的防洪库容,能够有效的拦截和储存洪水,三峡水库比其他水库的蓄水能力更加强, 在防洪蓄水这一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 三峡大坝成功地进行了拦截 ,减缓了水流的速度,并通过调节减小洪水的排水量,有效缓解了抗洪压力。

防洪是三峡大坝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三峡大坝优秀的抗洪能力保护了洞庭湖地区人民的安全和经济,让长江中下游区域的防洪能力显著提升, 避免再次受到洪灾带来的伤害

2003年到2021年,三峡工程总计防洪66次,防洪总量达到了。

在洪水灾害来临时, 体现了三峡工程的重要作用, 用最快的速度帮长江流域缓解抗洪压力,努力降低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每当汛期来临,三峡大坝的首要任务就是抵抗洪灾, 暂时放弃发电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为了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保护大量农田,减少人民的经济损失。

那么,三峡工程除了发电和防洪的作用,还有哪些其他的影响呢?

三峡工程所带来的价值

长江贯穿中国东、中、西三部, 总通航达到7万余公里 ,占全国通航的百分之七十,年航运量占内河运量的百分之八十。

但航运条件复杂艰难,制约着长江流域沿岸的经济发展, 三峡工程却从改变了航运的困境

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始航运, 可同时容纳6艘3000吨级的船舶 ,替代陆路运输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大概为57.42亿元。

截止到2022年,三峡工程的货运通航的总量 已经达到17.97亿吨

三峡水电站利用水力来发电,绿色环保没有污染。

就拿燃烧煤炭发电来说,三峡水电站平均每年发电量,可以减少 7514万吨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90万吨, 为实现节能减排、治理雾霾等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环保效益显著。

因为三峡水库环境良好、水质适宜、营养丰富,再加上175米的蓄水深度,并且长江禁止捕捞已经长达十年,所以水库中生存的 鱼类不断繁衍生息,种类已经达到数百种

并且,三峡水库还是中国特别重要的 淡水资源

三峡水库通过调节水库的蓄水量,在长江中下游缺水严重的时候 加大排水量 ,能够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业、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用水的紧张局势。

2009年, 洞庭湖、鄱阳湖 地区出现严重的旱情,三峡水库持续加大排水量,有效解决了洞庭湖、鄱阳湖地区的旱情。

另外,长江三峡附近还拥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比如长江三峡、三峡大坝景区、 白帝城景区等。

在2014年以后,中国的游客可以 免费游玩三峡大坝景区 ,三峡每日最高接待游客量是4万人,大家都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和凭身份证现场预约进行游玩。

2022年,三峡景区接待游客已经超过300万人次, 产生的营业总收入达到19.07亿元

三峡工程建立以来,防洪、发电、通航等功能得到了全面的发挥, 在旅游、保护生态环境、供水灌溉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三峡大坝已经坚守了17年,常年累月的防洪工作下大坝还能坚持多久,

三峡工程面临的难题

三峡大坝的结构是混凝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 地震、水压、温度 变化等。

因为长期承受着河流水流的冲击力和地壳运动的影响,所以大坝的水压承受力下降,减小了对洪水的抵抗能力, 可能会威胁到大坝的稳定和安全

但是经过地震地质专家的观察和讨论,认为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会诱发微弱地震, 但不会对大坝安全造成影响。

三峡水库在蓄水的时候, 大坝内的泥沙会慢慢的往下沉降 ,长江中下游河段出现泥沙淤积情况。

虽然每年都会进行蓄水、防洪,但是每年的泥沙在蓄水的时候都会慢慢的沉降积累, 到现在已经到达了18亿吨。

但一直在水库中淤积的泥沙, 会导致水库的出水量减少 ,造成三峡大坝调节系统的延迟,无法发挥大坝储水泄洪的能力,淤积的泥沙可能会影响到大坝整体的安全。

于是国家使用了蓄水排浑的办法,就是在需要泄洪的时候, 通过调节水库内的水位 ,去制造洪峰, 最大程度的排放泥沙含量高的洪峰 ,来把水库里的泥沙冲刷下去。

目前世界上大坝的平均使用年限在50年左右,只是三峡大坝设计使用年限的三分之一。

三峡大坝的实际设计,现在距离三峡大坝的寿命还有百余年,我们无需太过担心。

结语

三峡大坝从设计到建设在到全线建成功,整整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三峡大坝作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

我们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峡大坝将一直稳固, 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更加宽广的道路。

广告7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