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在114年前,耗银693万修的“人字形”铁路,如今成什么样了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建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可是这一决定,却引起了帝国主义者的嘲笑:能修出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
但詹天佑不仅靠着七百万两白银就建成了铁路,而且还提前两年竣工。给了帝国主义一个狠狠的反击。
如今距离京张铁路竣工已有114年,现在的京张铁路又是什么风貌呢?
修建京张铁路的背景
别看现在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修建铁路的速度一日千里,但是在上个世纪初,中国根本就没有几个修铁路的人才。
当初列强争破脑袋,也想修建京张铁路,归根到底还是想要更好的掌控中国的北方,掠夺其土地资源。
但因为其中的利益过大,竟然引得列强们“大打出手”。
而他们的体量差不多,又这么一味的争吵,竟然没有确定下来修筑权。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清政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建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这些列强们想得挺美,毕竟当时中国的铁路水平很落后,连他们本国的工程师都不敢打包票,更何况中国的工程师了。
所以他们等着清政府“求”到他们身上。
可让列强们没有想到的是,清政府早就确定了人选。
这个人就是詹天佑。
海归学子詹天佑
1872年的时候,清政府选派了120名幼童出国留学,11岁的詹天佑就在其中。
他先在纽哈芬希尔豪斯中学学习,之后又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入耶鲁。所进入的就是土木工程系,专门学习铁路工程。
在耶鲁三年的时间里,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之后回国。
虽然直到1888年的时候,詹天佑才在好友的介绍下,开始从事修建铁路工作,但他同样战绩累累,组织修建了多条铁路,到了1904年,已经成为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工程顾问。
所以当清政府下定决心要修建这条京张铁路时,就选择了詹天佑。
但清政府确定完人选后,却遭到了西方的一片质疑和嘲笑。扬言:想要修建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而他们之所以能说出这样的话,与修建京张铁路的难度不无关系。
工期紧、资金少
虽然清政府也十分看重京张铁路这个项目,但当时的中国外有群狼环绕,内有贪官污吏,清政府也是有心无力。
按照洋人的办法,这条铁路至少要2000万两白银,但是迫于压力,清政府一开始只拨给了詹天佑500万两,并且希望他能在六年之内建好。
詹天佑听完也感到了深深的压力,但依旧下定决心要建好这条铁路,马上召集自己的学生和得力助手开始了勘测,试图争分夺秒的完成它。
但这条京张铁路可不是说只要人到位,立马就能修好的。在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让詹天佑等人愁眉不展。
步履维艰的京张铁路
在詹天佑等人勘测完,准备铺轨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开门红”。
一辆工程车的车钩链子折断了,导致发生了脱轨事故。这件事也引起了外国的无数诽谤。
其实在这之前,中国火车的各个车厢都是靠着铁链子勾连起来的。平常走在平地或者缓坡上,都没太大问题。
但是在下坡的时候,这些车厢就会“咣咣咣”的撞在一起,非常不安全。
同样,在陡坡的时候,想要拉动这些货物,不仅车头非常费力,这些铁链子承载的重量也在不断加大,最终断裂。
面对这种状况,詹天佑想到了当时美国使用的自动车钩。这个东西不仅可以拉近两个车厢的距离,使整列火车形成一个整体,增加了安全系数,而且还摘挂方便。
所以詹天佑就托他的一个美国同学带回来了一个自动车钩的模型,经过研究制造,应用到了火车上。
也就是在那之后,中国大部分的火车都应用上了这个自动车钩,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车钩问题,詹天佑还要一些甚为艰难的工程问题。例如如何让火车顺利通过坡度特别大的青龙桥。
詹天佑顺着山势,仔细考察,最终拿出了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设计——“人”字形线路。
巧妙的利用动能和惯性,让火车顺利上坡。
这个方案一出来,就遭到了众人的赞扬和敬佩。
之后詹天佑克服了种种困难,使用693万两白银,提前两年完成了这条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首个不用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
京张铁路完美落幕
京张铁路的建成,不仅承担了客运货运的任务,还有效缓解了中国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运输压力。
同时在这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它见证了中国由弱到强,由贫寒到富裕的过程。
我们在乘坐京张铁路时,也能看到屹立的詹天佑雕像。
2008年的时候,京张铁路更是入选·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次年,京张高铁建成一百周年,围绕它开设旅游主题。
直到2019年,它的姊妹铁路京张高铁建成通车。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语
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京张铁路依旧矗立未动,这不仅是当年的工程师詹天佑为我们打下的好底子,更少不了现代无数铁路工程师的维护。
让我们向詹天佑致敬,向现代的工程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