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今年开建
曹德旺将160亿财产全部转移到妻子名下,再三叮嘱:“亲爱的,爬进棺材之前,绝对不能将财产给儿女。”他的妻子很疑惑:“他们都是我们亲生的,为什么呀?”曹德旺解释道:如果你把财产太早地给儿子,那么当你需要他照顾的时候,或许他的心思都用在了自己的妻子身上,根本看不到你!很多人可能觉得不通情理,但是这就是现实。他身家不菲,但是对儿子却极其“吝啬”,宁愿把所有财产都留给妻子,也不愿给儿子一分一毫。就连他控股的公司,也和儿子毫无关系,依旧是落在了妻子名下。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中,曹德旺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他说:“拥有财富就要承担责任,否则你做得再大也只是个商人。”曹德旺在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四处奔波,寻找谋生的机会,他亲自体会了生活的无常和艰辛,对生存的斗争有了切身的体会。在他的心里,财富不再是简单的金钱累积,而是勤奋和智慧的象征。他开始理解,真正的财富不仅仅在于物质的丰富,更在于人的品质和能力。艰难的童年经历,塑造了曹德旺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他从中学会了坚韧和自立,也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和财富的可贵。那时,曹德旺家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曹德旺想做木耳生意,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妻子后,妻子把自己的嫁妆都拿出来,帮他进货。不过这次投资,曹德旺亏得一分不剩,还欠了村里人1000多块钱。曹德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当了,就剩了一间20平米的小破屋,于是他决定外出打工赚钱。但妻子陈凤英并没有因此退缩,她坚守在曹德旺的身边,相信他能走出困境,以她的节俭和勤奋支撑着这个家。她默默承担起照顾长期卧病在床的婆婆的责任,并且从未抱怨。陈凤英的出现,不仅为曹德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转机,也成为了他在未来商业旅程中坚实的后盾。陈凤英跟曹德旺过了很多苦日子,如今生活好过了,很快曹德旺就付出了行动,他只给自己留了乡下的两套房子。除此以外的所有资产,包括财产和公司,他真的都毫无保留地给了陈凤英。这些财产价值160亿,他当然知道妻子不是为了这些钱而开心,而是因为妻子看到了他对自己的重视。对于陈凤英而言,她所要的也仅仅如此。从《心若菩提》里的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婚姻负责的好男人,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公民。他一直秉承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他从1983年至今,累计个人捐款远超100亿,成为中国首善。有人说,中国有两个企业家,一个是任正非,另一个就是曹德旺。2001年至2004年,曹德旺带领团队艰苦奋战,连续打赢了加拿大和美国两个反倾销官司,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个反倾销胜诉的经典案例,为国人争了口气!身披多重光环的曹德旺把自己的人生际遇,都写进了自传《心若菩提》里。这部28万字的长篇佳作,不仅是曹德旺奋斗一生、商海沉浮的传奇经历,也是中国民营企业近半个世纪以来艰难成长的缩影。在《心若菩提》这本书中,曹德旺认为自己能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信守承诺。这一点他不仅运用在公司企业上,在家庭中也是如此。曹德旺是一个商人,30年以来,曹德旺只专心于汽车玻璃一个领域。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花掉巨资退去了美国绿卡,只为专心服务于中国。他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中记载道:“我是中国人,我事业的重心一定在中国。”也正是因为曹德旺有一颗爱国之心,才带领了福耀走向世界。在工作之余,曹德旺花了6年时间写成了自传《心若菩提》,我建议每个人都去看看这本书,书中展示了他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智慧和事业成功的秘诀。曹德旺在书中写到,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完全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一步步从一个穷小子成长为“玻璃大王”,书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智慧和经商技巧。书中有他少年时跟随父亲四处讨生活的艰难;青年时尝试各种创业屡遭失败的落魄;中年时有了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的故事;还有他从创业至今经历的股权问题、官司问题等各种危机……《心若菩提》是一本很敢写的书,无论是商业上的斗智斗勇,还是官场中的扑朔迷离,曹德旺把很多光明的、灰暗的、阴暗的事情都得体地写了出来。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曹德旺不再是一个遥远的传奇,而就像一位邻家大叔。曹德旺也会犯错,也有迷茫,喜欢喝酒,爱吃猪脚,生气了爱骂人,高兴时唱两嗓子,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为人处世的方法。现在还有《心若菩提》套装同步上线,阅读完这套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即使一个人起点很低,即使我们曾经平庸,但只要找对方法,同样可以追求成功。如果你正需要提升自己;如果你在追梦路上举步维艰;如果你被生活的风雨拍打得一塌糊涂。不要担心,更不要焦虑,书中真实的故事一定会让你提高心智,明确方向,受益匪浅!喜欢的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海峡好书】心若菩提曹德旺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美国工厂》原型人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