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一生只写了2句诗-却流传至今-史上最懒的诗人
引言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诗人,他一生只写了两句诗,却让这两句诗流传千古,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他就是宋朝的苏麟 ,一个被称为“史上最懒的诗人”的奇葩。
他的两句诗是怎么写出来的?他为什么只写了两句诗?他的两句诗有什么特别之处?
苏麟是谁
苏麟(969~1052前后),宋代杭州属县巡检。据历史记载,他是范仲淹的部下 ,因为常年在外巡视,没有得到范仲淹的提拔。
他对此十分不满,于是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不平之意。这首诗就是他的第一句诗,也是他最有名的一句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出生于北宋末年,是一个有才华但没有机遇的人。
他只能做一个小官, 负责巡查杭州附近的水利工程 。虽然说在他任职期间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政绩,但也是兢兢业业。
所以说在历史上有关他的历史资料并没有多少, 没有想到苏麟竟然在《清夜录》中出现。
而且当时的他早就在杭州担任一个小官职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的职位还是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
其实对于他的职位没有发生改变,外界有两种想法,一个是因为他并没有做出来多少的政绩,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在人情世故方面还是有些欠妥。
当然抛开这些缘故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苏麟并没有遇上属于自己的伯乐 。
至于苏麟的职位为什么没有得到提升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但是对于他来说还是想要得到更多的权利。
因为入朝为官最重要的就是为百姓做出一些好的事情 ,不仅为当朝的统治者缓解压力还能不辜负自己的真心。
所以苏麟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面尽心工作, 即便是自己的内心非常渴望自己的官职能够得到提升。
一直到他遇上了范仲淹之后,苏麟的职位才得以满足。
遇上范仲淹
范仲淹不仅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他也是一个政治家, 而且范仲淹在当时也是家喻户晓的程度 ,不亚于现在的当红明星。
因为当时的皇上在政治上面因为软弱无能,甚至还要将政权给太后掌握, 当范仲淹得知这样的情况之后,连忙给皇上上书。
一封是给太后希望他不要再插手当朝的政权,另一封给皇上是希望皇上这个时候能够做出一个 大家之范。
毕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家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内部有宦官和奸臣操纵朝政,外部有金国和西夏的威胁。
范仲淹是一个有远见有胆识的改革家,他曾经提出过 “改革” ,甚至还被称之为 “范仲淹变法 ”旨在改善民生和强化国防。
但他的改革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和阻挠, 他的抗金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背叛和破坏。
范仲淹虽然有志难伸, 但他还是有一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和同道 ,他们在他的身边支持他、帮助他、陪伴他。
甚至在他上书之后就有朋友朋友指责他说做事情实在是太不考虑后果,因为范仲淹这样的举动 搞不好就会断送自己的前途,甚至还会让其他人受到牵连。
慢慢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向范仲淹涌过来,最终因为他 得罪了当朝宰相被贬。
之后的范仲淹就来到了杭州做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麟遇上了范仲淹,因为范仲淹这一生除了为百姓做好事之外, 还会举荐一些一些优秀的人才。
尤其是范仲淹在 杭州做官 的这一段时间里边举荐的不少的人,苏麟还以为这样的富贵肯定会轮到自己的身上。
没有想到苏麟身边所有人都升官加封,唯有他还是之前的杭州小官一个。
其实这和苏麟的官职有关, 因为苏麟在杭州担任巡检的工作 ,并不能经常在范仲淹面前,反而经年累月的需要在外面。
思来想去还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写信给范仲淹,然后将自己的诉求藏在信里边。
等到范仲淹看到信里边的内容之后就发现里边只有两句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这两句诗也在后世成为了千古名句,甚至在范仲淹收到这封信之后也是又惊又喜的, 因为他没有想到苏麟会用这样的方法来举荐自己。
其实苏麟的这首诗 看似咏物景,实则暗喻自己的处境。
近水楼台先得月,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遮挡,能够先看到月亮的倒影。
向阳花木易为春,意思是迎着阳光的花草树木因为光照充足,能够早早地发芽开花。
这两句话也是希望范仲淹能够发现苏麟的优势, 后来在范仲淹的综合考量之下,苏麟终于得偿所愿。
最后的结果
虽然说苏麟只留下了两句诗,但是在历史上面一直到现在也是广为流传,其实对于苏麟只留下两句诗,外界还有很多种说法。
有人说他是因为懒惰而不愿多写;还有人说他是因为自负而不屑多写。
但是这样的说法都不一定正确。虽然说苏麟只写了两句诗, 那是因为他觉得这两句诗已经足够表达他的心情和意志, 不需要再多余的言语。
但是根据相关的信息得知,当时的苏麟写下了全诗,但是这个全诗并没有流传下来,而且诗句中的 “易为春”也常被人写作“早逢春”。
其实苏麟留下来的这两句诗也成为了现在人们人尽皆知的成语, 以此来讽刺那些借职务之便来为自己或者是亲信捞好处的人。
而且对于苏麟的这样行为也是在为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了一个借鉴,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一成不变。
尤其是在工作当中,就好比你勤勤恳恳的干了几年都没有升职,但是人家刚来没多久的人就可以升职。
这个时候你就难免不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 甚至经过比较之后彼此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
还是说你的能力不如别人或者是说你的业绩不如别人 ,但是这些只会成为你的亮点,那你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的亮点做得更好?
或者是说把自己亮点做好的同时还要兼顾一些其他的方面, 这样的彼此之间挑选肯定会选择一个长处多的人。
而且在职场里边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所以人人都想要站在最高处看风景,这个时候 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就变得更加激烈一点。
这就和考试一样, 为什么第一名会被大家记住, 但是第二或第三大家都不会感兴趣,那是因为所有人都想要获得第一。
其实苏麟能够被记住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正是因为他的两句诗不仅被大家所记住, 也因此记住了苏麟这个人,以及他的一生。
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在执行任何的事情或者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我们不能因此而将它放弃,因为只有你努力了才会有回报。
否则就不会有任何的回报, 毕竟你都不愿意去尝试,那何来的回报呢?
结语
苏麟是一个独特的诗人,他一生只写了两句诗,却让这两句诗流传至今,人人皆知。虽然他的两句诗非常的简短,但是其中却富含了修辞和美学的魅力。
不仅是他的诗能够被大家所记住,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借助这两句诗来实现自己的所想和所求,可以说在后来的日子里边,苏麟也算上是一个人生赢家。
相关文章
- 秦始皇一生修建6大“世界级”工程,4个屹立至今,都是世界级遗产
- 为何还全力冲锋 - 古代第一排士兵明知必死 - 换谁都冲 - 答案很现实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唯独漏掉了一个人,结果被他夺去了宋朝江山
- 湖北56岁老汉在深山当皇帝,册封百官设立后宫,9年霸占55名女性
- 清末上色老照片:女道姑与道士罕见合照,电视上演的都是骗人的
- 印尼国父苏加诺:出国访问开口就要找女人,晚年迷恋美艳日本艺伎
- 古代那么多的银子,现在为什么都消失不见了?考古学家给出了答案
- 终于有人把史上大罪人整理出来了,看完涨知识了,收藏起来看看
- 在古代,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结果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 历史上唯一一次禁过春节,全国正常上班,说句“恭喜”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