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物品塞进袖子里-为什么不会掉出来-你看里面有何-机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菠萝欣赏家
编辑|菠萝欣赏家
引言
经常能在一些历史记载中看到这样的画面, 古人从袖子里面拿出几两银子来结账 ,这样的场面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同时也让我们感到很好奇。
他们的衣袖那么地宽大, 把东西放进去以后活动剧烈了难道不会掉出来吗 ?其实这些担忧都是没有道理的, 古人的衣服里有自己的“机关” ……
携带物品的方式
我们的服饰文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服装的变化 ,在各个不同的朝代会有各个不同的变化。
可能是觉得不够美观,古代的衣服是没有口袋的,后来经过民国时期衣服才逐渐有了口袋, 那么古人没有口袋出门怎么装一些随身的小东西呢,说到这就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聪明了。
虽然没有口袋,但他们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存放东西,于 是各种随身饰品就应运而生了,美观的同时也很具有实用性,都有哪些东西呢?
第一个就是荷包了, 荷包在我们国家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在每个朝代有不同的名称,在清朝以前其实就已经有很多人在用了, 古人出门的时候可以装钱、银票和其他的小东西。
有时候还会放上一些香料,让浑身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荷包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但那个时候荷包的绣样没有那么地复杂,到了清朝以后才逐渐地在绣样变得更加丰富。
第二个东西就是腰带了, 在历史中有一段时期里古人出门拿东西的时候是把东西 用布包起来,然后缠在腰间当腰带 ,这样既方便携带还能够拿取方便,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些练武人士也会逐渐把 腰带做成下面有很多个分叉的那种 ,下面可以挂各种各样小的武器,还不容易丢失,后来才逐渐升级成荷包的,也更加地美观。
第三种东西就是褡裢了 ,它一般是一个方形的双层布料, 在中间开个口子,然后上下两边都是可以放东西 的,也有不同的规格,大的一般是放在肩上的。
一般来说放的东西比较多, 里面通常放着需要处理的公文和账本等东西 ,方便外出携带,小的一般是用来放类似钱一样需要出门携带的东西。
重量一般比较轻,可以挂在腰上 ,一般来说褡裢上面也会绣着各种好看的图案 ,身上携带一个也不影响美观。
除了褡裢外古人最常用的携带物品方式就是放在衣袖里了, 古人的衣袖一般是很宽大的,里面可以放很多小东西,古人到底是怎么存放东西在袖子里的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起古代的服饰变化了……
服饰的变化
纵观各个朝代的服装,“汉服”贯穿了各个朝代, 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衣服总是最轻便的,轻便与不轻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体现在袖子上了 ,农民的袖子通常是窄小的。
因为他们要频繁地活动, 一直都闲不下来,窄袖可以让他们更加方便地劳作, 而 穿宽袖的一般就是贵族的人 了,他们不怎么需要活动,他们的服饰一直以来都有宽大的袖子。
就拿明朝来说,贵族们宽大的袖子是身份的象征, 朱元璋规定了以袖子的宽大程度来区分不同的阶级, 地位越高的人袖子就越宽大。
这一点在很多古装剧中都有体现, 明朝官员上朝穿的衣服通常袖子是很宽大的, 配合上官帽,给人一种很正式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朝代的特点,看宽大的衣袖真的是大有裨益啊。
从布料开始普及之后,就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衣服制式 ,从商周时期的衣服样式都是窄袖口,只能说是宽松,却称不上是宽大 ,这是因为要节省布料。
当时的布料主要是麻布,并且数量也不多 ,为了做更多衣服,就不得不把袖子给做得小一些, 从春秋战国时候开始,人们的思想更加地开放,可谓是百家争鸣。
袖子开始变得宽大起来, 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样更加地好看,更体现身份和地位, 后来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袖子更是宽大得一发不可收拾,很多读书人都喜欢穿宽大的衣袖。
认为这样能体现他们的遗世独立的气质,到了唐朝初期的时候宽袖低靡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又在中期开始流行,大袖衫尤其得人们的青睐 ,到了宋代也更加地宽大。
宽大得超乎人们的想象,也展示了这个时候经济的繁荣, 人们有更多富余的钱去做宽大衣袖的衣服, 元朝的时候有文化的影响袖子又变回了窄袖,明朝时期又逐渐宽大起来。
但自从清朝的满人入关后 ,服饰又变回了窄袖,更加地修身,很贴合现在的服装了。
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会有这样的情景 ,那就是古人从袖子里拿出银子、手帕等东西 ,虽然他们的衣袖很宽大,可以放下东西,但袖子是直的,手一垂不就掉下来了。
那么 古人是咋放置东西的呢?这里面是有什么机关吗?
古人的“口袋”的机关
其实古人宽大的袖子里面确实是有玄机的,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因为他们的玄机在袖子的里面。
第一个玄机就是他们会在袖子里面缝制口袋, 因为要防止袖子里面的东西掉落出来,所以里面的袖子开口是朝上的,朝向腋窝的方向,开口的地方是窄的,下面是宽的,类似于一个梯形。
开口一般是缝合在胳膊肘的地方, 下端是不固定的,这样可以防止一抬手就把东西给从袖口掉落下来了,当然了,这个里面也只能放置一些很小的东西。
不能放很重的东西, 顶多放一些信件等东西, 放的东西太多就会让人的手臂活动不便,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第二个玄机就是他们会把袖子下面的所有开口都给缝合了 ,只留下上面的一个小口,让手能够从口中伸出来,然后下面宽大的空间就可以用来放置东西。
当然了, 穿宽大衣服的一般都是贵族, 他们通常也是不需要自己放置东西的,需要什么东西的话会由仆人事先给准备好,根本都不需要自己动手。
反倒是平民,他们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因为要劳作还通常要穿着窄袖贴身的衣服 ,他们想要携带东西的时候也没有宽大的袖子,窄袖东西又放不进去。
他们通常会把衣服给揣在怀里, 因为胸前的衣服一般是有几层的,放在最外面的一层可以避免东西掉落,又可以很好地保存东西,是普通人最喜欢的一种携带东西的方式。
一些词语流传了这么多年,也可以从中看出古人携带东西的方式, “两袖清风”通常用来形容官员廉洁,也可以用来指人的贫穷 ,通俗来说这个词语就是指袖子里什么都没有。
也说明了古人喜欢把钱财等放在袖子里面进行保管,还 有一个词语“袖手旁观”也说明了古人衣袖的宽大,可以遮挡住手臂 ,不去帮助别人。
还有“袖珍”这个词语也和古人的袖子有关,这个词语 最初指的是袖子里面藏着的小件的珍宝,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意思。
结尾
不管衣袖是窄袖还是宽袖, 古人的服饰文化都是我们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携带东西的多种方式也能给我们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