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不碰女人-一直活到86岁-结果却成千古笑柄-他当了48年皇帝
身为梁武帝——萧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
他当了48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却40年来从不碰女人,一心向佛,一直活到86岁。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一代帝王最后居然沦为千古笑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萧衍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推翻昏君,重创盛世
萧衍从小便才气过人,胸有谋略,充分展现“天才儿童”的形象。
萧衍年幼之时,在位的还是南朝齐第六任皇帝萧宝卷。
萧宝卷在位期间昏庸暴虐,荒淫无度,立下了许多残暴苛政和高昂的赋税,对忠臣肆意屠杀,却转而听信小人的谗言。
他的昏庸无道导致国家日渐衰败,百姓叫苦不迭,军队散乱无纪,不少人觊觎上了他皇帝的位置。
萧衍的父亲曾经是朝廷的心腹大臣,当父亲着手帮助皇帝批阅奏折、处理朝政时,萧衍总会在旁边观摩学习。
入朝为官后,萧衍很快展现他的才能,立下许多功绩,但功高盖主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500年11月,身居刺史的萧衍遭到萧宝卷的出兵讨伐,得知此消息的萧衍选择拥护南康王萧宝融称帝,合兵反诛昏君萧宝卷。
但萧宝融年幼, 即使登上了帝王之位,朝中大权也一直由萧衍一手掌控, 到了502年,萧宝融被迫把帝位“禅让”给萧衍。
萧衍建立南梁王朝,年近40的他望着眼前的大好河山,心中积存已久的宏图伟略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想让自己的国家活得长久,就要吸取历代先帝们失败的教训。 登基之初的萧衍,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明君。
他深知君王的惰怠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有多大,所以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朝政,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才肯放心。
为了防止小人误国,萧衍隐藏身份前往民间探查,倾听最底层贫苦百姓的声音。
他降低了老百姓的赋税,却提高了士兵们的俸禄,所有人都称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皇帝。
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各地有才能的先生们开馆教书,降低百姓读书的门槛。
在许多朝代,科考的门槛是很高的,只有身份特殊或是背景深厚的人才能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但萧衍在位期间, 哪怕是整日在田里与稷麦、牛羊打招呼的农夫 ,只要有真才实学,也能参加考试后入朝为官。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在萧衍的治理下,即使处在最为动荡不堪的年代,南梁王朝竟还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奇怪的是,这位优秀的帝王并没有像其他皇帝, 通过广纳妃嫔、扩充后宫来缓解朝政上的压力,而是唯独钟情于自己的结发妻子。
这名女子名叫郗徽,出身于名门望族,长相可人,气质颇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
上们找郗氏提亲的贵族公子哥不在少数,但她眼光独到,偏偏看上了当时并无一官半职的萧衍。
二人很快成为夫妻,算得上是一对郎才女貌的佳偶。
不幸的是,在萧衍刚当上雍州刺史时,妻子郗氏却因病重抢救无效,撒手人寰,留下悲痛欲绝的萧衍和三个女儿。
从此,萧衍皈依佛门,整日吃斋念佛,希望能为天上的郗氏超度祈福。
待到萧衍登上帝位后,第一件事不是选妃,而是追封自己的结发妻子郗氏为德皇后,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即使到了晚年,他的后宫也仅仅只有七个人,所育子嗣更是少得可怜。
不少大臣们提出给萧衍选妃扩充后宫的想法,希望有更多妃子可以替皇家开枝散叶,也好让皇位有人继承。
但这些想法都被萧衍一一驳回了,他整日徘徊在寺庙里诵经礼佛,深陷其中。
推行佛教,占地建庙
自黄巾起义之后,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学说,在民间盛行,得到许多人的信奉。
早年间,萧衍也信奉道教,但后来经历这些打击,颇有些看破红尘的意味,转而开始信佛。
皈依佛门之后,萧衍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近女色,不染荤腥。
这本来算得上是一件修身克己的好事,但萧衍不光自己这样做了,还定下规矩,要求举国上下的人民效仿他的做法。
甚至,一入佛门便只能吃素的规矩,就是萧衍立下的。
由于萧衍对佛教的大力推行,一座座寺庙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许多百姓的土地、住处都被朝廷收了上去建造寺庙。
萧衍拿从百姓身上剥削来的钱养了许多僧人,那段时期,朝廷给僧人的待遇非常好,人人都挤破了头相当合适。
百姓们有的是被萧衍所营造的氛围感染后皈依佛门,有的却只是艳羡当朝僧人的福利好。
一时间,人们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南梁王朝早期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商业和农业迅速衰败。
除此之外,萧衍自己也曾多次出家住庙,对晚年的他来说,比起当皇帝,他更愿意在寺庙当住持。
郭祖深评价道:“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当时光是都城的寺庙就建了五百多所,个个雕梁画栋, 萧衍沉迷其中,却忘了日渐一日亏空的国库。
引狼入室,侯景之乱
看着这位沉迷佛教,不理朝政的皇帝,许多臣子都起了谋逆之心。
萧衍的亲弟弟萧宏几次试图谋反,还对萧衍组织过一次刺杀,但不慎落败。
在其他朝代,这是要株连九族的重罪,但萧衍并没有因此动怒,甚至没有对萧宏进行任何的处罚。
这一天,萧衍在寺庙结识一位名叫侯景的年轻人。 侯景本是东魏的将领,因为叛乱前来投奔萧衍。
二人相谈甚欢,萧衍以为自己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挚友,当即决定把侯景收入自己麾下。
不曾想,侯景实则为一个别有用心的小人,他迎合萧衍的喜好与之交谈,就是想要夺了他的帝位。
萧衍没有立即对侯景委以重任,只是把他晾在一旁,反而对侯静所叛的东魏频频示好。
这让侯景心生了一股恶气,他再次生了叛乱之心。
表面上,他对萧衍言听计从,俨然一副好臣子的形象。背地里,他在官场里拉帮结派,扰乱人心,教唆大臣们一起率兵起义。
最终,侯景的军队将萧衍拦在了寺庙门口,逼迫他交出帝位。
萧衍并没有搬救兵,也没有大怒,只是淡淡地说: “你若想要皇位,就拿了去罢。”
或许萧衍心里早就不愿意再当皇帝,他终其一生把自己困在庙里,面对什么都很平静,最终让南梁王朝在平静下灭亡。
篡位后的侯景并没有立刻诛杀萧衍,而是将他软禁起来。
侯景知道,这位年老的梁武帝早就对政权心如死灰,再也翻不出什么水花。
之后,86岁的萧衍病死在皇宫里,他传奇的一生也成为后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