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那“吃人”的草地,如今过去80多年,现在变得怎么样?
文 | 晚城
编辑 | 晚城
红军不怕远征难,千山万水只等闲。
红军在长征时翻雪山过草地,其中翻过雪山的艰苦自然不必多说,即使是在今天都少人去挑战雪山那刺骨的寒冷,更别提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
而草地在很多人印象中,或许大部分都是一望无际的丘陵或者平原,有着许多牛羊吃草。
但事实上,红军在过草地的难并不亚于雪山, 尤其在经过有无数的时。
这是为何?那里如今怎样了?
1935年8月,红军自曲定桥进入松潘草原, 那里位于川北和甘南的交界处,面积大约有 1.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
松潘草原
若是换成其他地方,8月份或许是正值夏季 ,整日艳阳高照,炙烤着大地,但松潘的草原的气候明显不同。
松潘草原每到5月至9月份便是雨季,而红军金进入的时间在8月份,正值雨季, 天气变幻无常,一会儿是烈日炎炎,一会儿是雨雪交加,忽冷忽热。
变幻莫测的天气,还导致这片草地上经常有大雾,无法分辨前进的方向,只有等到迷雾散去,阳光照射下来,才能纠正行军方向。
到了晚上,红军战士们需要休息,但草原上昼夜温差极大, 晚上十分寒冷和湿润,即使是搭上帐篷都不好使。
战士们往往需要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待一晚上, 有些还战士因为温度太低,在晚上被冻的失去了生命。
与其说松潘草地是一片大草原,不如说它是一片 沼泽地 ,因为常年降雨,地表经常会有积水,慢慢形成了一片小水坑,上面会生长一些喜欢水的植物。
水坑下面则是因为长期缺氧,导致微生物稀少,导致一些有机物分解缓慢,经常处于没完完全分解的状态, 最后慢慢形成泥炭。
这种泥炭特别软,并有着很的强的吸水性,上面一般都生长着植物,最后成为了沼泽,有时的“大雾”,很可能是下面沼气,会让人和动物中毒,十分危险。
这种沼泽上面会生长着茂盛的植物,非常的深,说是都不为过。
但在表面看不出什么区别,但稍不注意,人和牲畜一旦踩到,便很容易陷进去,并且越是拼命挣扎。
陷得越快,如果抢救措施不当,救援者还会被连带着拖下去,红军在过草地的时候, 有不少战士不慎陷了阱去,没能再爬出来。
粮食补给同样是个大问题,那时的松潘草原上面除了草,还没有树木,没有道路,且人烟稀少,根本找不到足够的粮食。
尽管在进入草地之前,已经尽可能多的携带食物, 比如用马、牛、驴等做成的肉沫或者是肉干,饶是如此,还是无法彻底解决食物的问题。
有些战士为了吃上一口饭,各种方法都试过, 甚至还会从粪便中寻找还没有完全消化的青稞麦,将其挑出来后洗净再煮了吃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红军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辨别哪些野菜可以吃,哪些野菜不能吃,在那个没有检测仪器的年代, 检测方法只能靠人慢慢去实验。
这些野菜大多都不好吃,但这已经不是很重要, 有些野菜在吃下去之后还会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好在最后找到了不少的野菜, 包括车前草、水芹菜、脚鸡苔藓等好多野草。
饶是如此,受到饥饿的影响,有些红军战士坐在地上休息一会之后,或者晚上睡着之后,便再也起不来了。
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红军战士最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以及必胜的信念,最终走出了这片草地。
作为牧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经济来源,以及畜牧业重要的基础,同时作为陆地上的生态系统,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屏障, 无论从哪方面看,改善和保护松潘草原都有着重要意义。
松潘草原又称为 若尔盖沼泽 ,或者是若尔盖草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意思是牦牛喜欢的地方,如今经过最近十几年的治理, 曾经贫瘠的草地,如今已经大变样。
这片草原在以前有着许多的原因,究其原因是因为松潘草原像是一座湖泊一样,无法及时的将水排出去,因而雨季到来之后,雨水会越来越多。
如果要解决这种问题,则需要提高雨水的消耗量,比如种植比较吃水的草,同时还需要增设排水渠,将无法消耗的水排出去, 保证水资源的进出均衡。
此外还要防止土壤松软,从而逐渐形成新的沼泽,通过种植一些农作物在上面,便可以达到目的,另外这一举动还能增加附近牧民的收入。
通过近十几年的生态修复项目,在黄河附近已经有 了20.5万亩人工改良的草场 ,此前的一些沙化地区也到了治理,大约有
伴随草场扩大,不仅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覆盖面积,上面的各种生物也逐渐多了起来, 并且可以利用的草原面积达到了85%,效果十分显著。
并且,周边的牧民的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住在帐篷包中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的藏民已经住上了藏式的新房子。
里面除了有着浓郁的藏族元素外,还有着现代生活中的冰箱、电视、空调等等,牧民的养殖业也未废弃,一些牧民仍然养着很多的牛。
那片草原已经是一片非常好的牧场,风景壮观, 远远望去是一片蓝绿相映,这种独特的风光还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如今的松潘草原上,已经可以看见成群的牛羊在吃草,欢快的人们,曾经“吃人”的草地已经不在。
一些地方还有残存的碉堡,记忆着当年的战斗,松潘县的长征博物馆内还珍藏着一块木板,这是一张 “割麦证” ,记录当年红军在这里筹措的粮食。
在元宝山的山顶,还矗立着一座长征长征纪念碑,虽然那片荒芜的草地消了,但是红色的记忆永不会褪色。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不错过下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