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忍辱生下侵华日军儿子,却让儿子痛苦一生
一名慰安妇幸存者,无奈忍辱生下侵华日军的孩子,但她没想到,这个决定却让儿子痛苦一生!
她就是韦绍兰老人,所有慰安妇中唯一公开儿子身世的“慰安妇”受害者!她和儿子罗善学一生遭受的苦难,完全是由于当年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
落入魔爪
1920年冬天,韦绍兰老人出生在广西荔浦县新坪镇小山村,一户极度贫困的家庭。
随着时间的推移,韦绍兰到了成家的年龄,她选择嫁给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婚后不久,她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
1944年11月的一天,日军投入大量兵力向广西集结大扫荡! 也正是因为这次日寇的入侵,韦绍兰的生活从此陷入了一片阴霾。
这天,她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鬼子来了!”
但此时的韦绍兰正背着1岁的女儿上山干活,一时间也来不及逃跑就迎面撞上了一群日本兵,他们如饿狼般的迎面扑了过来!
日本兵拿着刺刀,挑断了她的背带,接着她和女儿就被鬼子掳走了!被关进了马岭镇的慰安所。 那一年她才年仅24岁!这也是她噩梦的开始!
韦绍兰和其他抓来的妇女,被日军关在了一个昏暗、潮湿的房间里,每天都要面对无尽的侵犯和折磨,身体和精神都遭受极大创伤!
并且在这个地狱般阴森的房间里,时常传出声嘶力竭的惨叫和因反抗遭到更残忍毒打的声音。
久而久之,韦绍兰看到日本人手里的寒光闪闪的刺刀,就会害怕的瑟瑟发抖,即不敢哭又不敢抬头乱看,只能一直低着头,这段时间里韦绍兰每天晚上睡觉都会胆战心惊。
日军不管白天黑夜,随时都可以侵犯她,如果她反抗,日军就拿杀死她女儿威胁她 ,为了保护年幼的女儿,韦绍兰不得不屈从。
逃出虎口,受尽冷眼
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韦绍兰终于抓住了一线生机 ,他趁着外出给日本人洗衣服的机会,偷偷的背着女儿趁机往家里的方向逃去。
她一边跑一边流泪,因为十分害怕日本兵追上来,所以在这期间她一步也不敢停下来。
可当她满心欢喜地踏进自家的院里之后,迎接她的却是自己丈夫的一顿斥责,他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对着韦绍兰直接骂道:"你还有脸回来?"
虽然是被日本兵抓走,可是对山村里人的思想来说, 被日本兵抓走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可能还会是清白的呢?
所以在那之后韦绍兰总是会免不了受到村里人的指指点点。但因为有女儿的存在,所以韦绍兰也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
但“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韦绍兰刚带着女儿回到家里不久,女儿就突发了恶性疾病,她想尽办法寻遍各种偏方,可还是没能保住女儿的性命。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韦绍兰的心灵再次受创,她难过地哽咽道: “没有哪个比我更苦了,眼泪都是往心里流的...”
她此时痛不欲生,想到这世间再无女儿可爱的笑脸,只剩冷漠无情的丈夫和嫌恶她的世人,她想要一死了之。 可善良的婆婆还是好生的劝慰她道:“ 好好养身体,过几年再生一个,日子就有奔头了! ”
意外的怀孕
更可悲的是!韦绍兰绝望地发现自己平白无故的肚子慢慢的大了起来,开始的时候韦绍兰还没有在意,可直到自己觉得不对劲的时候便找了村里的郎中看看,可这一看结果竟是自己竟然怀孕了!并且从时间的推断上来看,应该是自己在日军营地被迫当慰安妇的那段时间里怀上的!
而她的丈夫在得知她怀孕的消息后,更是不再给她一点好脸色,立刻便暴跳如雷的让她马上打掉孩子。
本来韦绍兰在得知自己怀上日本兵的孩子之后就很是绝望, 又面对丈夫这样的态度,韦绍兰又急又气,她一边哭,一边使劲地捶打着自己肚子。
可韦绍兰毕竟是一个刚失去孩子的母亲,一想到孩子是无辜的,她的心又软了下来。再加上善良的婆婆听到动静连忙赶来劝说道: " 留着这个孩子吧,既然这样他都没有被打掉,那就是他命不该绝。 ”
接着婆婆又一次劝她:“你身子骨太弱,流产再落下病根,怕以后都不能生了。”
听了婆婆的话,韦绍兰又想起慰安所里自己遭受的数个月的摧残,身体已然是非常的虚弱,已经不起这番折腾了。所以看着年迈的婆婆如此劝说,韦绍兰含着泪点了点头!
婆婆的开导,让韦绍兰慢慢接受了这个孩子,几个月后,她生下一个男孩,就给他取名叫罗善学。
儿子的成长与歧视
罗善学从小就表现的乖巧听话,可年幼的他每当走在村里的大街上都会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就连自己的父亲平常也十分不待见他,所以罗善学在刚读完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就让他辍学在家,帮助家里干粗重的农活。
在这个环境里,只有韦绍兰是真心心疼罗善学的 ,虽然平时看到罗善学,她就会想起过去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毕竟是自己怀胎十月掉下来的一块肉!
所以罗善学从小就是在母亲的关爱下逐渐成长起来,但随着年龄的成长,罗善学也知道了自己的来历, 也知道了和自己同龄的小孩为什么总是叫自己“日本崽”。
在得知这些后,罗善学便哭着找到自己的母亲韦绍兰说道:“我是日本仔,你为什么还要生下我,当初你就应该掐死我!”面对儿子的撕心裂肺,韦绍兰肝肠寸断,但她却没有什么办法来安慰孩子。
罗善学渐渐长大,成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韦绍兰便四处托人给他说媒。 可是别人一听说他是"日本人的孩子",便都摇头拒绝了。
后来他也因为背负着“日本人后代”的骂名而无法成婚,一辈子受尽白眼和歧视。承受着来自各方压力和歧视!最后更因为贫穷,眼睛落下了残疾。
韦绍兰作为慰安妇受害者之一,她所经历的痛苦折磨无法想象 。短短三个月的遭遇,就成了她之后数十年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她儿子则因为母亲的身份,而承受了一生的痛苦和困扰。后来,韦绍兰的丈夫去世了,只留下韦绍兰和罗善学相依为命。
年迈的韦绍兰经常坐在门槛上,低声哼唱:"天上下雨路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罗善学是无辜的,他的一生备受歧视,无法选择自己出身,好在有一位坚强的母亲,教给他不少人生的道理。
罗善学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父母重病罗善学一直陪伴在侧照料, 养父没想到最孝顺的,竟是被自己骂了20多年的“日本仔” ,而母亲的养老问题,全部摊在罗善学一个人身上。
罗善学的孝心感动村里人,作为一位普通农民,他觉得自己就是中国人,身体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
2010年12月,韦绍兰和儿子向日本政府递交“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请愿书”,但一直没得到有回应!
韦绍兰母子出席了在日本举行的“亚洲慰安妇受害者听证会”,和日本人面对面的指控其当年日本人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种种罪行!她勇敢站出来控诉日军暴行的受害者!
罗善学支持母亲,原因很简单,他就是想为母亲讨个说法。
2012年,韦绍兰的故事被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当时中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只剩32人,于是导演便将纪录片命名为《三十二》! 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韦绍兰的故事。
“慰安妇”的伤痛记忆,不是一场雨,说停就停 !没有过多悲痛经历的展现!这部片子可能是中国“慰安妇”留下的最后影像!
我们来的太晚,而她们走得太快!但她们的经历不应该被掩埋!那是一段属于民族和国家的伤痛记忆!不是一场雨,说停就停!
而她们看上去安详而平静的离去,也绝不应该仅仅是一场葬礼,以简单的“入土为安”为结局!
纪录片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14年《三十二》获得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项 。
大家都为韦绍兰母子的遭遇感到同情!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历史。
影响与启示
2019年5月,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99岁的韦绍兰与世长辞,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又少一人!
至今日本侵略者仍不肯正视这段历史,因为活着的“证人可能一一逝去。 于是这段历史真相,会彻底地被“掩埋”!
直到韦绍兰老人去世,这句道歉也没有等到。仍不肯为他们的罪行道歉!
她的儿子罗善学,也在2023年12月7日因脑出血去世,享年79岁。
不能忘却的记忆
韦绍兰在人生最黑暗时期,选择了面对嘲讽羞辱,愿意站出来公开自己身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这种勇气不由让人敬佩!
记住这位奶奶吧,她是我们无法忘却的历史! 记得这位被伤害了老人,正如我们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战争带来的伤害和苦难是多么深远。
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慰安妇",不仅仅只是历史教科书上薄薄的几句轻描淡写。 为她们讨回公道就是我们的使命。
慰安妇幸存者渐渐逝去,但去世并非真正的逝去,遗忘才是真正的消亡!愿老人安息!
结语:
韦绍兰的故事,只是众多"慰安妇"的一个缩影,虽然她们大多已离去,但不该被遗忘。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国家民族深深的创伤!
再次提醒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视和平!前世不忘后世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