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在杀掉夏侯渊之后,他才真正弄明白,为何关羽不喜欢他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取汉中后,册封麾下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
谁知关羽收到旨意后, 竟直言“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
那么, 两人之间有何等深仇大恨?关羽为何如此看不上黄忠?
年老的“新员工”
黄忠,早年跟随荆州牧刘表,后来刘表病故,他便投靠了长沙太守韩玄。
公元212年,蜀汉军师诸葛亮派遣关羽围攻长沙,两军对垒于城下,五十多岁的黄忠和三十出头的关羽单挑了一百多回合,两人难分胜负。
关羽回到营帐后称赞黄忠武艺精湛, 不过由于黄忠已年过半百,关羽还是有些轻视老将军黄忠的实力。
他认为自己年轻力壮,经验丰富,只要用计必可取胜,这也预示着日后两人间微妙的关系。
后来韩玄见势不妙,决定向蜀汉投降,黄忠也跟着归顺了刘备。
在讨伐刘璋时,黄忠在前线冲锋陷阵,成功平叛,为蜀国稳固益州立下大功。而他的武勇善战、忠诚老实的为人也赢得了士兵们的拥戴。
刘备大加赞赏,封他为“讨虏将军”。 可以说,加入蜀汉后,黄忠的军事生涯达到了巅峰时期。
老当益壮立奇功
公元219年,刘备亲自带兵进攻汉中,目的是打通西蜀通道。魏将夏侯渊奉命固守汉中,与蜀军对峙。
蜀军在法正的规划下,决定离间魏军,先取其一城。法正安排黄忠带兵前往攻取定军山,诱使夏侯渊分兵前来救援。
黄忠精心布置,在定军山设置了埋伏。
夏侯渊中计后亲自带兵来救,正中黄忠的下怀。黄忠先让敌军深入,然后一举发动攻击,大破敌军。
在混战中他直捣夏侯渊大营,当场斩杀了夏侯渊。魏军因此大乱,汉中城也轻易被蜀军攻占。
黄忠凭借这场胜利,使刘备得以占领汉中,从而实现西蜀进军的战略目标。刘备多次称赞黄忠功劳卓著,决定升他为“后将军”,与关羽并列。
黄忠也因此成为“五虎上将”之一。
然而这一次,关羽对黄忠的任命更加不满。 他直接在众人面前羞辱黄忠,说他不过是一介老卒,不配与自己平起平坐。
黄忠对此很是愤怒,自己虽然已经年过花甲, 但为刘备效力多年,军功显著,关羽对自己的敌意从何而来?
直到汉中大捷之后,黄忠忽然醒悟过来。
关羽内心的偏见
原来,关羽之所以看不起自己 ,是因为认为自己只有勇力而无谋略。
在和夏侯渊交手的过程中,黄忠发现夏侯渊只会正面厮杀,没有自己的主见,轻易就中了军师的计谋。
作为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老将,黄忠的确不如关羽在谋略上有天分。
他只能凭借自己丰富的战场经验,勇往直前。而关羽不仅武艺高强,还精通兵法,能够独当一面。
这也难怪他会说黄忠不过是一介老卒,不配与自己比肩。
黄忠也明白,以自己这个年纪,想要在谋略上有大的进步是很难的了。既然关羽有这样的成见,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
于是黄忠决心不再争辩,即使关羽看不起自己,自己也要放下芥蒂,尽心尽力努力。
做一名忠心的战将
对于一个老实朴实的战将来说,忠诚可能比谋略更为重要。 在随后数场战役中,黄忠都没有擅自行动,而是全听从军师指挥,以稳扎稳打著称。
有一次,关羽邀请黄忠一起偷袭敌军,但黄忠为保粮草还是选择回营。这使刘备更加信任黄忠的稳重可靠。
就连诸葛亮也意识到,忠诚老实的黄忠很有用处,能和骄傲多谋的关羽相互配合,共同支撑大局。
刘备更是多次盛赞黄忠是“”,百姓也视他为保家卫国的英雄。 黄忠感到无比欣慰,这就是自己一生追求的荣誉。
在随后的夷陵之战中,70多岁的黄忠仍然勇敢当先,力战到底。众将见他白发苍苍,劝他后方指挥,但黄忠义正词严地说,自己还能战斗,决不退缩。
黄忠的顽强不屈,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佩。刘备见他已经年迈体衰,决定让黄忠退居二线,镇守后方重地江陵。
黄忠没有丝毫怨言,只是兢兢业业地储备粮草,确保江陵后方稳固。
他整日巡视防务,深得百姓爱戴。在辅助刘禅稳定了江陵局势后,80多岁的黄忠终于请求退休。
黄忠功勋卓著,是国家的栋梁之臣。即使在百姓间流传了很多年的三国故事中,也将黄忠塑造成忠勇老将的典型。
结语
黄忠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个战将对国家的回报。老当益壮的黄忠,用他平凡而不平凡的一生, 诠释了什么才是大丈夫的境界。
他既没有与关羽一般见识较量,也没有因功高而狂妄自大,只是老老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最终还被帝王以诚相待,人生圆满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