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百多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旅游

什么是帕米尔高原

banth 2024-01-14 旅游935
Xiao,W,,Song,D,,Windley,B,F,,et,al.,Accretionary,processes,and,metalloge。

(请横屏观看,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山顶风光,摄影师@丁丁)

古人叫它 葱岭

玄奘称它为 波谜罗

古代波斯人将它视作 “世界屋脊”

它遍布富饶的 “帕米尔”

高山草场

称呼它为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东部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县风光,背后山脉为萨雷阔勒岭,摄影师@王伟)

但对大多数今天的中国人来说

帕米尔因遥远而显陌生

因疆域变迁而显得纷乱复杂

甚至因闭塞和战乱而变得神秘

真正的帕米尔

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它是一个万山汇聚之地

欧亚大陆上最伟大的那些山脉

用数亿年的时光彼此奔赴

仿佛打了一个巨大的结

(阿克赛钦上空远眺喀喇昆仑山脉,摄影师@陈剑峰)

它是西风带上的超级屏障

两极之外最雄伟的那些冰河

用上百万年的光阴雕琢大地

它更是人类文明的超级枢纽

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批征服者和探险者

在这里留下不朽的传奇

(塔什库尔干的亚尔特拱拜孜古驿站遗址,曾是古人往来帕米尔高原的休憩之所,摄影师@莎萝蔓蛇)

帕米尔高原究竟在哪里?

为何有这么多独特的身份?

万山汇聚

帕米尔高原位于青藏高原最西部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西段纳木那尼峰,摄影师@小队长)

天山山脉

而在整个欧亚大陆的视角下

这两条山脉分别代表着

拥有6500万年历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和年龄超过三亿年的中亚造山带

帕米尔高原正处于两大造山带之间

一众超级山脉得以汇聚于此

加之高原内部同样高山林立

打了一个巨大的 “结”

帕米尔高原也被学者称作

地球上一个极为重要的“ 山结

(请横屏观看,欧亚大陆主要造山带与帕米尔高原位置关系示意,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站满了高傲的冰雪巨人

海拔8126米的南伽·帕尔巴特峰

位于喜马拉雅山最西端

镇守着帕米尔高原的南大门

(日照南伽·帕尔巴特峰,该山峰简称为南伽峰,摄影师@天书)

世界第二高峰 乔戈里峰

崛起于 喀喇昆仑山脉

雄踞帕米尔高原东南部

(请横屏观看,乔戈里峰及周围山峰,摄影师@桃叔)

7690米的 蒂里奇米尔峰

则镇守在帕米尔高原的西南方向

俯瞰整个兴都库什山脉

兴都库什-喀喇昆仑山脉

在大地上画出巨大的弧线

但随着印度次大陆的持续北进

它们北边还诞生出更多弧形山脉

构建起帕米尔高原的伟岸身躯

(帕米尔高原地形图,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同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这里有苏联科学家于1937年

命名的 卡尔·马克思峰 恩格斯峰

这两位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以一种近乎永恒的方式

在高原南部继续俯瞰苍生

众多小型弧形山岭的制高点汇聚

这便是 科学院山脉

位于科学院山脉南部的

海拔6940米的伊斯提克洛峰

曾用名 革命峰

因孕育出地球两极之外最长的

费琴科冰川

而在这颗星球上独领风骚

海拔7495米的伊斯梅尔·索莫尼峰

曾用名 共产主义峰

则坐镇科学院山脉中部

是塔吉克斯坦境内的最高山峰

也曾是苏联境内的最高山峰

这些高原西北的高山无比精彩

但远在200多公里外的高原东部

昆仑山脉 的西段也丝毫不落下风

(请横屏观看,喀拉库勒湖视角的西昆仑山公格尔峰群(左)和慕士塔格峰群(右),摄影师@陆雨春)

它是帕米尔高原的东部边界

从塔里木盆地西南侧拔地而起

公格尔峰、慕士塔格峰 等一众雪峰

(从喀什远眺西昆仑山,摄影师@王秉瑞)

当西昆仑山继续向西北延伸

也在大地上顺势画出一道弧线

为不断北进抬升的帕米尔高原

即与天山遥遥相望的 外阿赖山脉

它仿佛一堵连绵的山墙

竖立在平坦的阿赖谷地南侧

海拔7134米的 伊本·西纳峰

曾用名 列宁峰

是外阿赖山脉的最高峰

一个由众多超级山脉汇聚

多座冰雪巨峰拱卫四方的帕米尔高原

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上

(请横屏观看,雪山笼罩下的塔什库尔干塔合曼湿地,摄影师@聂鑫垚)

席卷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大帝

率领大军自西向东来到帕米尔高原脚下

挡住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的步伐

促使他转头南下印度河平原

历尽艰辛由东向西进入阿赖谷地

南侧高大的雪山也挡住了他的脚步

促使他北上费尔干纳盆地

(请横屏观看,亚历山大东征及张骞凿空西域线路示意,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当两人的脚步渐渐交叠

仿佛给历史开了一个玩笑

它开始以一个 超级屏障 的形象

同时出现在东西方文明的视野里

超级屏障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

不仅是一个非常合格的 地形屏障

大西洋、地中海、黑海、里海等水体的

西风带水汽冻结在高山之巅

(帕米尔高原拦阻西风及主要冰川分布示意图,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西北部的 科学院山脉

是帕米尔高原迎接西风带水汽的第一站

积雪在一众6000-7000米级山峰上冻结

逐渐形成众多大型冰川

是发源于革命峰北坡的

费琴科冰川

在汇聚了多条小冰川后

地球两极之外最长的山谷冰川

(费琴科冰川范围示意,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继续前进的西风带水汽

围绕着昆仑山西端的几座主峰

水汽孕育出西昆仑山冰川群

(西昆仑山公格尔九别峰下的冰川,摄影师@李彦昭)

外形敦厚浑圆的慕士塔格峰

孕育出向四面八方延展的若干冰川

(请横屏观看,慕士塔格峰冰川,左侧背景为公格尔峰群,摄影师@丁丁)

西风带水汽在帕米尔高原东南部

喀喇昆仑山主峰区的创造

因为这里竟然集中了地球上

它们是两极之外的第二长冰川

72km的锡亚琴冰川

67km的比亚福冰川

63km的巴尔托洛冰川

57km的巴图拉冰川

(请横屏观看,星空下的巴尔托洛冰川局部,摄影师@高承)

地球前十条南北极之外的超长冰川

竟有半数诞生于帕米尔高原

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冰雪圣殿

但在远离水汽源区的地方

成就一个冰雪圣殿的代价极为巨大

由于大量水汽冻结在山顶

竟使处于下风向的帕米尔高原东部

和青藏高原其它地区的干旱

(塔什库尔干县西昆仑山的高寒荒漠景观,下方为盘龙公路,摄影师@刘剑伟)

因此成为 水汽的超级屏障

但孕育超级冰川的屏障同时也是水塔

源于冰川的融水汇聚、流淌

诞生出众多奔流四方的江河

(皮山县上空航拍喀喇昆仑,桑珠河从群山流进沙漠,摄影师@陈剑峰)

木吉河、塔什库尔干河等河流

在平坦的塔什库尔盆地汇聚流淌

它们流经不断喷涌泥浆的

木吉泥火山群

在西昆仑山十八罗汉雪峰的映衬下

成为中国最西端的一道奇景

(十八罗汉峰下的木吉泥火山群,泥火山由地下天然气携泥浆喷出地表形成,不是真正的火山,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它们孕育出中国最西端 白沙湖

白色的细沙与蔚蓝的湖水

(请横屏观看,白沙湖远眺慕士塔格峰,摄影师@弥藏达娃)

它们最终切开昆仑山汇入塔里木河

参与孕育古老的塔里木盆地绿洲文化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横屏观看,西昆仑山奥依塔格红色峡谷,盖孜河从峡谷流出浇灌喀什绿洲,摄影师@赖宇宁)

诞生于冰川的众多河流切割巍峨群山

当它最终冲出喜马拉雅山

又构建起帕米尔高原的

堆积出广袤的印度河平原

是人类四大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诞生出古老的印度河文明

沿着弧形山脉之间倾泻而下

也流淌出高原上少有的绿色家园

便化身散落高原各处的湖泊

一场山体滑坡阻断巴尔坦格河

形成了帕米尔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

也是整个中亚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萨雷兹湖

便汇聚出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界河

喷赤河

打造出帕米尔高原西部的西流水系

喷赤河最终成长为 阿姆河

与发源于天山的 锡尔河 一起

成为中亚地区两条重要的母亲河

共同塑造出富饶的 河中地区

自古便是中亚游牧族群的重要聚居地

(帕米尔高原周围主要水系示意图,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亚洲中部的超级水汽屏障

在这些大河浇灌的土地上孕育发展

而那个有着许多白色冰雪殿堂的帕米尔高原

也便成了横亘在所有人之间的

文明屏障

(从塔什库尔干县石头城遗址远眺萨雷阔勒岭,摄影师@马春林)

但这个屏障并非不可逾越

打通了汉帝国进入帕米尔高原的道路

(阿富汗牧民行走在积雪的瓦罕河谷,摄影师@汗斯)

把大自然雄伟的 山结和屏障

转变为 文明的枢纽

让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

伟大连接

高原北部的 喀拉湖

或许是这场连通的见证者之一

滋养出了这颗蓝色宝石

而干旱寒冷的气候和内流的环境

成为帕米尔高原上最大的 咸水湖

是良好的夏季高山草场

牧民们会从遥远的地方赶过来牛羊

让牲畜吃完一个夏秋后

再回到海拔较低、温度较高的地方过冬

他们把这样的高山草场叫做“ 帕米尔

和什库克帕米尔

还有很多水草繁盛的湖泊与河谷地带

它是塔吉克斯坦穆尔加布市所在的

人称 萨雷兹帕米尔

塔克敦什帕米尔、卡里库帕米尔

及萨雷库帕米尔

(塔什库尔干县金草滩湿地景观,属于萨雷库帕米尔的一部分,摄影师@水冬青)

所有这些高原腹地的高山草场

和高原外围的各种“帕米尔”一起

成为“帕米尔高原”名字的由来

(帕米尔高原水系和高山草场分布图,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其实也是周边文明的先民们

在高原建立的早期连接

不同族群、语言、文化、宗教和艺术

便已在此共存、连通、融合了数千年

(请横屏观看,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黑白石条墓群拜火教遗址,是一片人工堆积的东、西向黑白条石滩,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摄影师@巫新华)

在这些古老连接的基础上

诞生出更为伟大的 丝绸之路

规模更大的、由各国官方推动的

继续在帕米尔高原穿梭

进行艰难但伟大的连接

(丝绸之路帕米尔高原段路线变迁,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其中最著名的一条通道

它凭借着狭长平坦的地形

以及河谷尽头海拔较低的山口

逐渐成为丝绸之路南线

跨越帕米尔高原的最重要廊道

有了 “瓦罕走廊” 的美名

(请横屏观看,瓦罕走廊风光,摄影师@汗斯)

东晋高僧 法显

唐代高僧 玄奘

13世纪的维也纳探险家 马可·波罗

都曾经从瓦罕走廊穿越帕米尔高原

铭刻在东西方的历史里

葱岭冬夏有雪,又有毒龙,

若失其意,则吐毒风、雨雪、飞沙、砾石。

(出自《佛国记》,图为瓦罕走廊风光,摄影师@汗斯)

故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

地碱卤,多砾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

(出自《大唐西域记》,图为瓦罕走廊风光,摄影师@汗斯)

因为帕米尔高原极度寒冷,

连火焰也变得不像别处那样明亮,

(出自《马可·波罗游记》,本书没有统一原稿,故流传下诸多版本,加上翻译年代不同,细节文案会存在差异。本文描述译自英文版游记的瓦罕有关章节,图为瓦罕走廊村庄风光,摄影师@汗斯)

而比最初的连通更重要的

高原周边各个文明的长久守护

仍有一座座古老的堡垒遗址

贵霜帝国的军人曾在此

塔什库尔干县的石头城里

也曾经有唐帝国的军人

守望天高云淡、亘古雪山

守望大唐边疆、丝路人潮

(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风光,它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前的军事堡垒,摄影师@李毅恒)

尽管帕米尔高原的政治版图不断变迁

但由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有的帕米尔高原

仍在被各个国家共同守护

(银河下繁忙的塔什库尔干盘龙公路,摄影师@杜铭炜)

苏联及后来的塔吉克斯坦

修整为 帕米尔高原公路

翻越红其拉甫达坂的中巴友谊公路

历时十二年才修建完成

中巴两国共同付出巨大牺牲

将自古穿越喀喇昆仑的危险贸易路线

连通喀什绿洲、阿赖谷地和费尔干纳盆地的

沿着当年张骞走过的路线

在两山夹峙间一路通畅

将财富与文明不断传递

(在中吉边境伊尔克什坦口岸排队的货车队伍,该口岸是中吉乌公路的起点,背后雪山为外阿赖山脉,摄影师@飞翔)

必将在帕米尔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

让跨越历史的连通永远进行

让文明之间的交流不断延续

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畅通

(帕米尔高原主要跨国公路示意,制图@张松楠&张琪/星球研究所)

曾经因阿富汗局势不稳

而变得封闭、破败的瓦罕走廊

甚至建起现代化的公路、铁路

像人类历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那样

继续从这里穿越帕米尔高原

让瓦罕走廊重新成为连通东西方的纽带

在历史的新篇章中不断续写

(阿富汗境内的瓦罕走廊风光,摄影师@汗斯)

这个欧亚大陆上十分重要的文明枢纽

会在新的世纪得到新生

因为地球上最伟大的万山之结

永远在召唤着文明的力量

因为雄伟的帕米尔高原

终将因文明的力量而闪耀

(请横屏观看,中国境内的瓦罕走廊东段,摄影师@高一蒙)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广告7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