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去楼空一片萧条-曾繁华一时人声鼎沸-玉门老城阅历了什么
在层峦叠嶂的戈壁滩上,远处是高耸的祁连山,石油河穿城而过,残破而密集的修建讲述着这里昔日的辉煌。这里就是玉门老城,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城。
退出嘉峪关之后,继续沿着河西走廊向新疆行进,下一站就是玉门,玉门分新城和老城,我感觉玉门的老城是能够展现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人造也就先去玉门老城看一看,寻觅这里曾经辉煌的痕迹。
玉门的开采石油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早在1937年,就有专家到来玉门,发现了这里有很多油花石,而且有油苗涌出,通过两年的探求。
到了1939年,驰名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在咱们眼前老君庙这里,开凿成中国第一口油井名为老君庙一号井,使玉门一夜之间名闻中外,从这时刻开局这块深居西北的蛮荒之地由此繁华起来。
整个抗日抗争时期,玉门油矿共消费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可以说为抗打败利做出了关键奉献。
1949年9月25日,玉门油矿取得束缚。新中国也十分注重石油的开采,派出了少量的石油任务者返回玉门,他们不畏严寒,不怕辛劳,咱们如今看到的这些窑洞就是当年他们初来玉门开凿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进喜窑洞。
通过他们不懈的致力,到1952年底,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14.26万吨,成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
在老玉门市的西侧还保管着最早的玉门第一井,由于正好位于老君庙的旁边,人们也习气把这里称为老君庙一号井,在这里跨过石油河咱们还能看到当年石油工人开凿的窑洞。
这里1959年,消费原油14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从六十年代起,玉门油田负担起“三大四出”(大学校、大实验田、大钻研所,出产品、出人才、出阅历、出技术)的历史重担。
玉门的石油任务者先后会战大庆,南下四川,跑步上长庆,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先后向全国各油田保送主干力气10万多人、各类设施4000多套,所以这里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几十年的开展,玉门从一口油井开展到一片油田,人口涌入建成一座人声鼎沸的城市。
听外地人说在1992年以后玉门似乎变得更昌盛了。石油工人多年不变的工资开局下跌。工人们有更多的钱花在文娱上,歌厅、舞厅、网吧、棋牌室普及老城市,电影院也有三家。咱们走进玉门老城之后就发现这里文娱场合真的特意多,而且都是很有年代感的修建。
如此繁华,为何如今如此萧条,这也是资源城市逃不开的命运。
2000年后,玉门油田的石油开采量降至最低,油田办公和生存基地搬迁至酒泉市,玉门市搬迁至玉门镇,简直是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座孤独的老城。
如今玉门老城好像一切都中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路线两侧残破的小区大局部都曾经人去楼空了,偶然还有一般几户由于任务要素留在了这里,总体看着十分萧条。
玉门老城的配置是十分完全的,职工医院、职工食堂等包罗万象,如今这里依然还有很多石油工人。没到饭点的时刻食堂左近还是人潮涌动。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元素,保管下曾经的影子。
玉门的石油产量降落,玉门油田总部就都搬酒泉市,如今有玉门老城到酒泉的通勤车,听他们说如今有好多上六天休4天,有些人在下班的时刻还住在老城里的老房子,但总的来说住户曾经是密密麻麻,看下来也是熙熙攘攘。
老城市少量屋宇无人寓居,公共修建中止经常使用,在时期、风沙的独特作用下,日渐旷废、破败。楼房上有的曾经墙皮零落,斑驳中咱们也不美观出这里昔日的繁华。
- 上一篇
这下真捅孩子窝了-哈尔滨火到国外-119个俄罗斯套娃达到牡丹江
当看到哈尔滨走红后,很多在校生都想要到哈尔滨去游览,还有学校为在校生组织了,研学游览,什么是,研学游览,这场游览其实来源的是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刻,学校激励在校生参与通常,可以学习到在课本上没有学习到的常识,学习原本就是不拘泥于教室外面的,可以让在校生亲热大人造,让他们可以在游玩中学习到常识,开拓自己的视野,这才是最关键的...。
- 下一篇
发现苏联的秘密-乌兹别克-在最奢侈的菜市场
最近,为了收集写作素材,我看了很多前苏联老人的采访,大少数人都思念那个曾经被他们亲手放弃的国度,在去中亚之前,我的认识是,回想就像一个滤镜,往往有诈骗性,当事实不吉祥的时刻,就不自觉过滤回想中的香甜,加大回想中的美妙,来寻求慰籍,然而,这次我到了中亚,走访了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2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通过10天游览之后,我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