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壁纸100
孙中山独子,晚年在美国租简易房住,四面透风,破旧不堪,生活全靠儿女接济。他这么清贫,为什么1949年没跟随蒋介石去台湾?他最后结局又如何?1891年,孙科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他的母亲卢慕贞,是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孙中山曾有五个女儿,却只有孙科一个儿子。所以对这个儿子,孙中山寄予厚望,只要去新地方,都会给孙科寄书,他希望孙科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孙科也很争气,不但英语说得好,还以优异成绩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文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1917年回国时,他已是一枚镀金的海归精英。孙科先是给父亲当秘书,在廖仲恺一些元老的支持下,1921年成为最年轻的广州市市长。加上太子身份,孙科的仕途应是风光无限,后来却高开低走,这似乎与一个人的恩怨脱不了干系。这个人便是蒋介石。孙科任广州市长时,老蒋还在溪口家中守孝,当时他虽然已是援贵中路军的总指挥,却也只是挂的一个虚职,无一兵一卒。所以在孙科心里,他一直瞧不上老蒋。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孙科与汪精卫联合,在广州建立了政权,一是想继承其父遗志,继续为中国谋出路;二是想对抗老蒋逐渐势力膨胀的南京。几个月后,广州国民政府却因财政早早夭折,自此,孙科和老蒋也开始相互防备,有了芥蒂。最使老蒋恼火的是孙科在1931年的“救胡反蒋”。事情是这样的,因胡汉民反对老蒋在“五院”之上还要设立一个独揽大权的总统,被老蒋软禁在南京的小汤山。按国民政府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五院”由主席、委员和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等五院组成,五院同为治权机关,互不统属,互相独立。“汤山事件”激怒了众多国民元老,于是迅速刮起了反蒋的风潮,以执行委员古应芬为首,发出了弹劾老蒋的通电。老蒋急忙叫回在上海的孙科,想让他以“国父之子”的身份来周旋和调停紧张的局面。没曾想孙科也很讨厌老蒋的独霸行为,不但没在中间做调和人,甚至还发表演说,称老蒋是“疫鼠”,无论如何都要铲除,并联名要求老蒋在48小时内下野。孙科玩得“倒戈一击”让老蒋对孙科怒火冲天,失望至极。对老蒋,孙科却还有最后一棒,这一棒,直接导致了老蒋不带他去台湾,更置于孙科十几年背井离乡贫苦的境地。1948年,老蒋当选为国民总统。为了不让一直搞他的李宗仁做副总统,老蒋把孙科找来一起竞选。孙科又成了妥妥的棋子,老蒋认为“国父”的儿子可以稳固他的位子,退一万步,总比李宗仁强得多。于是他极力推荐孙科,甚至派人三更半夜去投票代表那里挨个“敲门访问”。最终,却因为《救国日报》曝光了孙科与情人蓝妮的花边新闻,孙科以1295票输给了1438票的李宗仁。老蒋忙活了半天,还是李宗仁当选副总统。他更为恼火,大喊孙科是“扶不起的阿斗”,从此孙科被老蒋冷落,不屑再理会。就连1949年老蒋逃往台湾,也没对在香港探亲的孙科打声招呼。孙科其实也怕去台湾老蒋会打压他,于是他宁肯漂泊异域十几年,在美国住简陋的“火柴盒”房子;宁肯自己种菜,靠儿女接济,也不愿意舔着脸去求老蒋收留他。直到1965年,老蒋派人邀请孙科来台湾定居,他们的恩怨才算结束,他的生活状况才有所改善。1973年,孙科在台北病逝,享年82岁。倘若孙科做一名普通的学者也不至于潦倒至此,可惜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