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3人同时买同趟航班票价不同,飞猪回应
近日,河南一网友发布视频称,在飞猪平台订郑州飞珠海的机票时,发现同一天、同一时间、同一趟航班,三个手机显示三种价格,并且苹果手机价格最贵,该网友质疑称:是飞猪大数据杀熟。
1月17日,飞猪客服工作人员回应称,随机的优惠额度不一样,具体以支付时显示的价格为准,但绝不是大数据杀熟。
对此,有消费者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机票价格制定和销售策略的监管,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价格差异大、恶意涨价......“大数据杀熟”质疑屡见不鲜
近年来,有关旅行平台“大数据杀熟”的质疑不绝于耳,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2023年1月,有用户称,自己在飞猪平台订机票时遭遇了恶意涨价。该用户6分钟内下单6次都支付失败,之后机票价格一路飞涨。
2023年1月29日,张先生登录“飞猪”平台订购从佳木斯飞往烟台的机票,面显示总价为1362元。就在他支付的瞬间,弹窗提示“支付失败”。重新进入界面后,机票价格竟骤然涨了近300元。
类似在订票平台上“无法支付”机票订单的分享帖不少。据看看新闻,飞猪客服表示,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航空公司的后台价格频繁变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系统原因,建议消费者退出后重试。不过对于这一解释,网友并不认同。 “6分钟内下单了6次都没成功,难道每次都恰好被人买掉,或者正好碰到航司调价?”
2023年3月,云南昆明林女士反映,称自己和朋友通过“同程旅行”小程序准备购买昆明-柳州的机票,发现同一会员等级、同一时间显示的同一航班价格差距大。
林女士介绍,自己手机上显示的票价为675元,朋友手机上显示的票价为240元,相差435元。“我们还看了往返的价格,我的显示为1200元,朋友的才400元。”林女士表示,自己和朋友看到3倍、近千元的差价,觉得“很不可思议”。对此,有网友怀疑平台可能是“大数据杀熟”。
2022年3月1日,北京市消协曾点名飞猪旅行等平台涉嫌“大数据杀熟”,平台存在新、老用户账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或服务实际成交价不同现象。
据海报新闻报道,2018年10月,飞猪旅行曾因“大数据杀熟”被知名博主在新浪微博曝光;2019年3月27日,北京消协发布报告称去哪儿网、飞猪等网站存在新老用户价格不一致的现象;2020年10月19日,浙江省消保委通报了第三季度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飞猪旅行因涉及“大数据杀熟”被点名。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飞猪旅行涉及“大数据杀熟”的投诉共计36条。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航空公司是唯一定价者。消费者看到的机票价格上涨,主要还是跟航司采用的实时智能调舱系统有关。有专业律师表示,如果订票平台确实虚假设置机票信息,或者怠于维护系统导致不实信息反复出现,会构成“缔约过失责任”。如给用户造成损失,就应当按照《民法典》第五百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而在判断是否构成大数据杀熟时,需要认定平台是否对交易相对人在价格上进行差别对待,以及认定交易相对人是否“条件相同”。
深圳:大数据杀熟最高罚5000万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条例》坚持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重,对市民深恶痛绝的APP“不全面授权就不让用”、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收集任性、强制个性化广告推荐等问题说“不”,并给予重罚——违法所得不超过1万元的,5万元起罚。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
相关文章
- i5和i7之间有什么区别-电脑处理器i3-很多人都分不清!
- 丁伟:玩共享单车破产,负债百万、女友跑路,如今他这样生活
- 石油天然气或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国万米特深井钻探不可小视
- 是谁击落了马航飞机?全面解密2014年“马航飞机”解体之谜
- 越来越多人客厅不装电视了!学浙江人的做法,都说比电视好用
- 河南省油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其储量可能需要十余年或数十年开采
- 缺钱还是缺技术?琼州海峡仅19公里宽,为什么不建座跨海大桥呢?
- 放光水库的水须要多长时期-关上三峡大坝所有闸门-答案超乎想象
- 陈立文不出庭背后令人深思,谷歌发言人表态,对男方很不利
- 80年代红极一时的12个电视机品牌,有多少人记得,看过的都老了